肺结核患者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共56页第2页/共56页第3页/共56页(一)概述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以上,痰菌(+)者称为传染性肺结核。 我国结核病的疫情十分严峻,全球约20亿人口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我国约占5.5亿,为仅次于印度的第2位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性国家。 WHO将每年3月24日定为“全球防治结核病日”,积极推行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策略(DOTS)作为国家结核病规划的核心内容。第4页/共56页 流行情况19世纪被称为“白色瘟疫” 肺结核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疗药物1945年:链霉素问世使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 1952年:异烟肼问世使化学药物预防获得成功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甚至认为20世纪末即可消灭肺结核 第5页/共56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出现全球性恶化趋势 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WHO报告全球约20亿人曾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有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发病例800万~100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约300万 第6页/共56页1997年:WHO推广全面督导短程化疗DOTS: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目标是阻止结核病的流行第7页/共56页我国流行趋势 结核病第二大国,仅次于印度估计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每年新发病例130万,相当于其他传染病的总和疫情特点感染率高肺结核患病率高死亡人数多地区患病率差异大第8页/共56页 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DOTS) 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是指:结核病患者在采用短程化疗过程中,每次用药都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因故未用药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以保证按医嘱规律用药。 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保证规律用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死亡率;使患病率迅速下降、减少多耐药病例的发生,符合投入效益原则。 第9页/共56页 结核杆菌属分枝杆菌属,致病菌90%以上是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对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但在烈日下曝晒2~7小时、紫外线照射(10W紫外线灯、距离0.5~1m)30分钟或煮沸100℃、5分钟,即可被杀灭;常用杀菌剂中,70%酒精最佳。最简便有效的杀菌方法是将痰液吐在纸上直接焚烧。 主要传染源是痰中带菌的继发性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将含有结核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经飞沫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者,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第10页/共56页 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发病与否,以及病变的性质、范围等,与结核分枝杆菌的菌量、毒力和人体的免疫状态、变态反应有关。人体对结核病的主要免疫保护机制是细胞免疫,能将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杀死或制止其扩散,使病灶愈合。少量、毒力弱的结核分枝杆菌多能被人体防御功能杀灭,只有遭受大量毒力强的结核分枝杆菌侵袭、而人体免疫力又低落时,感染后才能发病,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发生的变态反应,属第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增高时,引起结核性渗出、变性、坏死病变。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第11页/共56页 病因与发病机制1、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分4型,使人致病的主要是人型2、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1)抗酸性 (2) 生长缓慢第12页/共56页(3) 抵抗力强 ①耐干燥、低温、酸、碱 ②杀菌方法直接焚毁: 最简便常用70%酒精: 接触2分钟内阳光: 直射2~7小时紫外线灯: 照射30分钟煮沸: 5分钟第13页/共56页(4)致病性 不产生毒素及侵袭性酶, 致病性与菌体成分有关 菌体成分:类脂质、蛋白质及多糖类等 其中菌体蛋白质(结合蛋白)是结核菌素的 主要成分,是变态反应的变应原(5)具有耐药性分为: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耐多药:至少包括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第14页/共56页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1.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或高声说笑时,可产生大量含结核菌的微滴 1~5μm微滴可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密切接触者可吸入感染 第15页/共56页 2. 传染源 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直接涂片阳性—大量排菌仅培养阳性—微量排菌第16页/共56页 3. 易感人群机体自然抵抗力降低年龄、营养、疾病(糖尿病、矽肺、艾滋病)、药物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情况自然或人工感染(接种卡介苗)第17页/共56页 人体的反应性 1、免疫反应 免疫力:保护作用是相对的 非特异性免疫力(先天性) 特异性免疫力(后天性)接种卡介苗或自然感染获得 第18页/共56页2、变态反应 结核菌侵入机体后4~8周,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产生的过敏反应,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