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萧政储出【2021】47号地块 工程部位 施工现场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浙江汇欣建设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提要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相关要求 交底内容: 一、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要求 1、本工程分区流水施工,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连续浇筑,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 (1)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泵管内卸出时,倾浇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斜槽下落,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2)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先填以30-50mm厚的同配比减石子砂浆。 (3)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随时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 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4)使用50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呈梅花型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50棒应为52.5cm;取50cm,30棒应为40.5cm取40c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够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2、墙、柱混凝土浇筑 墙、柱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填以30~50mm与混凝土同配比减石子砂浆。柱、墙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根据现场使用振捣棒(50棒或30棒)而定,为其有效长度的1.25倍(50棒应为43.75cm,取40cm;30棒应为33.75cm,取30cm)。 浇筑厚度采用尺杆配手把灯加以控制。墙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保持一致,必须同时下灰,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开口补充振捣,后封闭洞口留设透气孔。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检查是否漏振。墙体浇筑时振捣棒每隔6m放一台,不得来回搬动。柱墙分两层浇筑时,在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前必须用无齿锯将施工边缘切割以保证施工缝顺直,切割时严格控制切割深度,不得触动钢筋。 超4米结构应先进行浇筑墙柱混凝土,待墙柱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在进行浇筑梁板混凝土。 3、梁、板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操作工艺 (1)板混凝土浇筑路线由一端开始,连续浇筑。混凝土下料点宜分散布置,间距控制在2m左右。先浇筑墙体接茬混凝土,达到楼板标高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 (2)对梁板同时浇筑时,应顺梁方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用“赶浆法”由梁一端向另一端作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起始点的混凝土达到板底的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推进直至完成。 (3)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亦可将梁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下2~3cm处。浇筑时,应从大截面梁的两端向中间浇筑,浇筑与振捣应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宜慢,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 (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板厚较大时,亦可用插入式振动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钎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用长杠刮平。 (5)浇筑悬挑板时,应注意不得使上部的负弯矩筋下移,当铺完底层混凝土后,应随即将钢筋调整到设计位置,再继续浇筑。 2)板厚度、板面平整度控制 (1)板混凝土浇注厚度采用定性化工具控制(厚度控制垫块),并采用激光扫平仪水准仪检测,项目部管理人员全程监管,做到随浇筑、随监测、随整改。 (2)混凝土铺料后,按标高线对楼面标高进行总体找平。采用3m铝合金刮尺刮平、调整,并复合标高,误差控制在5mm内。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顶板支撑墙体及顶板支模体系进行二次校模,确保浇筑完成的支模体系稳定性及位置不发生位移。 3)板混凝土收面 (1)小面积楼板混凝土收面:刮平后采用木抹进行第一遍抹平,保证表面平整。混凝土终凝前,操作人员携300mm×300mm的垫板,采用木抹子进行第二次抹平(初凝前1~2h)。随即采用铁抹子压光。完成2m左右的压光面后,采用长柄木棕对楼面进行拉毛处理(不要压光防止裂缝产生)。 图:第1遍木抹子抹平 图:第2遍木抹子搓平 墙体边线200mm范围内混凝土面拉线找平压光 图:第3遍铁抹子压光 图:拉毛处理 (2)大面积楼板混凝土收面:为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现浇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后采用压光机收面,做到机械化找平,在找平的表面再进行拉毛处理。楼面细拉毛,纹路通直、细腻,方向一致。表面无破坏痕迹,无积水。 图:压光机收面 图:笤帚分隔拉毛处理 (3)混凝土表面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建筑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