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安全的道路线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交通平安的道道路型分析 摘要:我国是 交通 事故频发的国家,交通事故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已居世界首位,随着人们生活程度的进步,交通平安 问题 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本文 分析 了道路交通事故产的主要原因和道道路形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提出了用布劳斯曲线改良道路曲线的设计 方法 和道道路形设计的核查方法,以满足行车的力学性能,同时满足线形连续、指标平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平安舒适等要求,使道路曲线与地形和车辆的行驶轨迹到达完美的组合。 关键词:交通平安 布劳斯曲线 道道路形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而且在我国西北地区黄土地层也是最厚,最完好,分布连续,非常具有代表性。 由于黄土湿陷变形具有突变性,非连续性和不可逆性,对工程产生的危害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对黄土浸水后的变形特性和浸水破坏机理认识不够。所以有必要对黄土浸水后的变形特性和浸水破坏机理做进一步 研究 ,建立系统的防治措施和设计 计算 方法,从而减少黄土湿陷对各种工程的危害。 1. 研究现状 经研究, 影响 黄土湿陷性的微观因素主要有黄土的微观构造特征、颗粒组成、化学成分;宏观因素主要有黄土的含水量和上覆压力大小。 对于微观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骨架颗粒的微观构造变形分析,认为黄土的湿陷过程就是骨架颗粒的分解和重新排布的过程;而对孔隙的微观构造变形分析认为黄土的湿陷过程是大孔隙破坏,中孔隙变形,小空隙、微空隙增多,空隙比减小的过程;而对胶结物质的微观构造变化分析认为黄土的湿陷破坏主要是土中骨架颗粒胶结的破坏。在外力作用下,黄土颗粒原先的粒间胶结力遭到破坏,骨架颗粒脱离原先胶结力的约束而重新排列。 对于宏观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含水量的研究说明,随初始水量的增大,构造强度连续降低,而且在低含水量下的降低幅度远大于高含水量下的降低幅度;对于上覆应力的研究说明,根据上覆应力的性质可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两类,前者是指那些在自重压力下浸水湿陷的黄土,这种黄土浸水后对构筑物危害极大,即使本身荷重不大的构筑物〔公路、铁路和机场跑道〕受水浸后也会下沉;后者是指在土自重压力下浸水不发生湿陷,只有在一定附加荷重下浸水才会湿陷的黄土。 本研究工程是交通部西部黄土课题的延续,现场试验 目前 根本已经完成,进展了局部室内试验,已经获得的试验资料包括:黄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成份和粘土矿物成份四项。通过对于已有资料进展分析,确定湿陷系数与浸水时间、含水量的关系。 2.试验 内容 〔1〕 土的物理性质试验:主要有颗粒分析试验、天然含水量、天然密度和干密度、比重、孔隙比、饱和度试验、浸透性试验和液、塑限等试验。 〔2〕 土的力学试验:主要有直接抗剪强度试验、三轴排水固结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压缩试验。 〔3〕 土的化学成份分析:主要分析了黄土的化学成份。 〔4〕 土的粘土矿物成份分析:主要进展了黄土的X射线定量分析。 〔5〕 黄土水理性质试验:浸透试验、湿陷试验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颗粒分析试验 见表1所示,分别对6组原状土样和3组扰动土样进展了颗粒分析试验。 检测号 15376 15377 15378 15379 15380 15381 15382 15383 15384 送样号 1-⑴ 1-⑵ 2-⑴ 3-⑴ 3-⑵ 4-⑴ A B C 取样深度 1.0~1.5 1.0~1.5 1.0~1.5 1.0~1.5 1.0~1.5 1.0~1.5 扰动(重塑土) 扰动(重塑土) 扰动 (重塑土) 粒径0.5~0.25/mm 0 0 0 0 4.3 0 0 1.3 0 粒径0.25~0.075/mm 1 0 14 0 46 0 18.3 4.7 0 粒径0.075~0.005mm 34.8 22 63.4 20.3 37.2 91.2 61.3 34.7 73.3 粒径64.2 78 22.6 79.7 12.5 8.8 20.4 59.3 26.7 从颗粒分析试验可以看出,该处地基土的主要为颗粒均小于0.25 mm的粉状黄土,粉粒直径为(0.75~0.005mm〕,少数土样是以粘粒〔<0.005mm〕为主的粉质粘土或以粉砂粒(0.25~0.075mm)为主的粉砂。从黄土的颗粒分析结果可知,该区黄土为近源风积为主,颗粒主要为粉粒,含有较多的粉砂粒。 3.2 黄土样物理性质试验:分别对6组原状土样和3组扰动土样进展了土的物理性质试验。 3.3 湿陷试验:土样的湿陷试验结果见表2。 检测号 15376 15377 15378 15379 15380 15381 15382 15383 15384 送样号 1- (1) 1- (2) 2- (1) 3- (1) 3- (

文档评论(0)

lisail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