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pdfVIP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王安石 【原文】 君讳平(1),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2),所谓今泰州海 陵县主簿者也(3)。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4),而自少卓荦不羁(5), 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 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6),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 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7), 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 县;君亦尝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 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 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 时俯仰,以赴势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 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 (8),此又何说哉? 嗟乎!彼有所待而不悔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杨子县甘露乡某 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瑰,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 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注释】 (1)讳:名。古代对别人的名避免直接称王安石纪念馆 呼,叫做避讳。因此也用来指出避讳的名字。 (2)谱:编列。 (3)海陵:州名,今江苏省泰州市。主簿:小官。主管簿籍文书。 (4)元:许平的哥哥许元。宋仁宗庆历年间,选拔为江淮制置发 运判官。在任期间,多方搜括财物珍宝,贿赂京师权贵,以图升官。 后迁郎中,历任扬、越、泰州知州。 (5)卓荦(luo):超越,特出。不羁:放达,不受约束。 (6)方略:治国用兵的计谋。 (7)斋郎:办理祭祀事务的小吏。 (8)右武:崇尚武功。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2分) (1)善辩说()(2)君既元相友有称一下()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B、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C、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D、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 3.范仲庵(即范文正公)为什么推荐许平参加“方略”之选 ?(用 原文语句回答)(3分) 4.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1.(2分,各1分)(1)善于、擅长(2)称赞、著称、称颂、闻名(被 称赞、为……称赞亦可) 2.(3分)C 3.(3分)自少卓荦不羁(1分),善辨说(1分),以智略为大世大人 所器(1分) 4.(2 分)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许平才华的赞美之情(1分)和对其壮 志未酬身先死(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1分) 【译文】 君名平,字秉之,姓许。我曾经为他的家族世系编撰过家谱,他 就是家谱上所载的现任泰州海陵县主簿的人。许君既与他的哥哥许元 以互相友爱而著称于天下,又自小卓越特出、不受拘束,善于辨析论 说,与他的哥哥都以智谋才略为当时德高望重的贵人所器重。宝元年 间,朝廷开设“方略”的制举科目,用来招纳天下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而陕西大帅范仲淹、郑文肃争先将许君所写的文章向皇上推荐,于是 许君得以被召应试,任命为太庙斋郎,不久被选任为泰州海陵县主簿。 达官贵人大多推荐许君有大才,可任以大事,不应该把他抛弃埋没在 州县任上;许君也常常激昂慷慨地称许自己,想要有所作为,然而终于 没能得到施展他才智的机会就死去了。唉!多么可悲啊。 士人中本来就有超脱尘世、不同凡俗,只按自己意愿行事,遭到 谩骂、讥讽、嘲笑和轻侮,困窘受屈而不悔恨的人。他们都是没有一 般人的那些对于功名宝贵的追求,而期望流芳于后世的人。他们与时 不合乃是必然的。至于那些有智谋、有功名心的士人,窥测时机,随 机应变,奔走从事于势利的场合,却总是得不到机遇的人,竟也不可 尽数。辩说足以感化万物,却在看重游说的时代遭到困窘;智谋足以降 服三军,却在崇尚武力的国家受到屈辱。这又怎样解释呢?唉!那些有 所期望而悔恨

文档评论(0)

chengceng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