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教学目标:
(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课前预习案
一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 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
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
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
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
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
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 岁到60 岁一直过着“隐
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 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
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 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
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
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
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
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二解释下列斜体的词语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寻常巷陌
英雄无觅
三词中用典
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
简介用典历史人物的故事,在词中的句体现,以及用典的作用。
课内探究案
把握主旨
上片小结:
下片小结:
全词总结:
有效训练
1.词的开头一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垫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引导思考、提示回答:
第 1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明确:苍凉、悲凉
2.词作的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以悲剧结束的,这句话蕴
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引导思考、提示回答:(参见课后“研讨与练习”一、2)
明确:战国时赵将廉颇被免职后,到了年老时,赵王又想起用他,就派人前去探
视。看到了廉颇饭量很大,还能骑马。作者由此联想到自己,他并不如廉颇老迈,
却没有人来过问。作者在这里运用典故,是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
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这一句集中体现了全词的主旨。
如果开头一句垫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那么结
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又把悲剧自比了,依然是以悲剧结束的。
辛弃疾在写完这首词作的两年后,便带着满腹的雄心壮志,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愤
然离世,悲凉的意味就更重了。
课后探究案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宝马雕车:
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
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玉壶:比喻月亮。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
头上戴的装饰物。阑珊:零落。
【简析】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
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 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
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
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
是衬 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
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 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
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 看这首词大约作于
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
者简直 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
正在,灯火阑珊处”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变压器防护方案.pdf VIP
- 大模型驱动的多智能体协同初探 清华大学 2024.pptx VIP
- SolidWorks 2023实用教程(杨正)课件全套 第1--10章 SolidWorks基础知识与用户界面 --- 工程图设计.pptx
- 手足口防控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一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前10页纸(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30中国驴奶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营销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章节测试题.pdf VIP
- 华中科技大学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docx VIP
- 明天会更好(合唱简谱).pdf VIP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高考声乐谱伴奏谱)原版正谱五线谱钢琴弹唱谱乐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