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儿科学(第4版)PPT课件-第十章-小儿杂病.pptx

中医儿科学(第4版)PPT课件-第十章-小儿杂病.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儿科学 主编: 聂绍通 副主编:蒋祥林 廖运龙 顾敏勇 王英莲 第十章 小儿杂病 汗证、五迟五软、紫癜、性早熟、川崎病的概念、分类、诊断、鉴别诊断、分证施治。 01 02 汗证分证各型的辨证要点;夏季热的诊断;五迟、五软的诊断、分证施治。 03 04 重点难点 过敏性紫癜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性早熟的诊断、鉴别诊断;川崎病的诊断、预防与调护。 自汗与盗汗的区别;过敏性紫癜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一节 汗证 汗证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和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的一种病证。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其中不分寤寐,无故出汗为自汗,多属阳虚;寐中汗出,醒时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多属阴虚。 主要为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两虚、脾胃湿热。小儿汗证为阴阳失衡,营卫失和所致,有虚实之分,而以虚证居多。 概念 病因病机 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排除战汗、黄汗、风湿热、结核病等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 诊断 第一节 汗证 应与战汗、黄汗、风湿热、结核病等鉴别。 (一)辨证要点 重点辨其虚实; (二)治疗原则 调和阴阳,结合外治法。 (三)分证施治 1.肺卫不固 本证以自汗为主,动则尤甚,平素体虚易感冒为辨证要点。 治法:益气固表敛汗。 方药: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加味。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第一节 汗证 (三)分证施治 2.营卫失调 本证以汗出遍身,抚之不温,恶风畏寒,脉缓为辨证要点。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3.气阴两虚 本证以盗汗为主,神萎消瘦,手足心热,舌质淡,苔少或剥苔为辨证要点。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味。 4.脾胃湿热 本证以汗出肤热,汗渍色黄,舌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治法:清热泻脾除湿。 方药: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 辨证论治 第二节 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在暑天发生的特有的一种季节性疾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因本病发生于夏季,故名夏季热,又名暑热症。 主要为暑伤肺胃、上盛下虚。本病由感受暑气所致。小儿因先天禀赋薄弱,肾气不足,或后天脾胃虚弱,或病后失调,气阴亏虚,入夏以后不能耐受暑气的熏蒸而发病。 概念 病因病机 第二节 夏季热 需与疰夏鉴别,后者多发生于长夏季节,多以青壮年女性为主,但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身困乏力,食欲不振,一般无高热、口渴多饮、汗闭、多尿等症状。 鉴别诊断 诊断 发热,少汗或汗闭,多饮多尿,发热持续不退时可伴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或倦怠乏力,烦躁不安,除部分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外,多数检查在正常范围。 第二节 夏季热 (一)辨证要点 根据体质状况、临床表现来辨别虚实。 (二)治疗原则 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为基本治疗原则,配合食疗及避暑降温。 (三)分证施治 1.暑伤肺胃 本证以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药: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2.上盛下虚 本证以身热虚烦,口渴多饮,面白肢冷,便溏溲清为辨证要点。 治法:温下清上。 方药:温下清上汤加减。 辨证论治 第三节 五迟、五软 五迟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 五软指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 主要概括为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五迟、五软的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产伤及其他疾病治疗与护理不当等,其病位主要在肝脾肾。 概念 病因病机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得出。 诊断 第三节 五迟、五软 需与佝偻病、解颅等相鉴别。 (一)辨证要点 辨轻重、辨脏腑、辨病因 (二)治疗原则 以补益肝肾,健脾养心为主,若兼有痰瘀阻滞者,宜涤痰化瘀;结合针推、推拿等疗法。 (三)分证施治 1.肝肾亏损 本证以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足软为辨证要点。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补髓。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第三节 五迟、五软 (三)分证施治 2.心脾两虚 本证以语迟、发迟、口软、肌肉痿软为辨证要点。 治法:养心健脾,益气补血。 方药:调元散合菖蒲丸加减。 3.痰瘀阻滞 本证以关节僵硬,肌肉软弱,口角流涎,喉间痰鸣,舌胖质黯,苔腻,脉沉滑涩为辨证要点。 治法: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通窍活血汤合二陈汤加减。 辨证论治 第四节 紫癜 主要概括为血热妄行、气不摄血、脏腑虚损;紫癜病因有虚实之分,

文档评论(0)

youme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持证人

文档随时下架,尽快下载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