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 教学要求 第一节 环境概述 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主要的环境因素 3.了解环境质量的概念 开展要求: 运用图表,理解环境质量与人类生活质量的关系,并能描述其特征 第二节 环境问题概述 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3.运用材料,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开展要求: 结合案例分析,理解某一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及危害 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 1.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2.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开展要求: 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21世纪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 。 世界: 60亿(1999.10.12) → 90亿〔2050〕; 每年净增人口6000万 中国: 12.95亿〔2000.11.1〕; 每年净增人口1000多万 ⑴人口膨胀 ⑵能源危机 世界: 三大化石能源目前占全球使用能源总量的90%; 兴旺国家消耗量每5-10年翻一翻,2050年根本耗竭 中国: 总储量在世界距第三位; 人均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煤炭只能开采80年,石油只能开采20年,天然气只能开采30年。 ⑶森林面积锐减 世界: 1950年以来全世界的森林已损失过半; 每年的造林面积仅为砍伐面积的1/10左右 中国: 森林覆盖率约16.55%,世界平均水平25%; 人均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 危害: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增加,气候异常,物种消失,温室效应加剧。 ⑷土地荒漠化严重 世界: 荒漠化面积达3500万km2; 现在每分钟就有1公顷土地荒漠化。 中国: 目前荒漠化面积达26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 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危害: 破坏土地资源,气候异常〔沙尘暴〕,物种消失,使人类、动植物失去生存的家园 。 ⑸自然灾害频发 类型:旱涝、海啸、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下沉等; 危害:1995年全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800亿美元,导致50多万人死亡。 地面沉降情况: 上海目前的地面沉降速度是1cm/a; 西安20年来地面沉降了1-2m; 苏州的地面沉降问题也非常突出。 ⑹淡水资源日益枯竭 世界: 淡水量占2.53%, 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约占其11%; 20亿人口淡水资源缺乏,10亿人饮用水不合卫生要求,每年有1200多万人因水污染致病而死亡。 〔水—20亿生命之所系〕 中国: 全国668个城市〔1998年底〕中缺水城市达400多个; 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1/4的。 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 苏州: 局部河流污染严重,太湖呈现了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 ⑺温室效应加剧 温室效应的概念:温室气体产生的保温作用 现状及趋势: 温室效应逐渐加剧,地球温度不断升高; 20世纪气温上升了0.3~0.6℃; 30年后还要上升1.5~4.5℃。 原因:CO2浓度平衡失调。 主要危害: 气候异常、物种灭绝〔200种/天〕、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情况: 在未来的1000~2000年内,海平面将升高7~8米。图瓦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于全球变暖而举国迁移的国家。 ⑻臭氧层破坏 臭氧(O3)层概念:地球的保护层。 破坏原因:人类广泛使用和释放氟氯烃CFCs类物质。 现状及趋势:1985年,人类在南极上空首次观察到“臭氧空洞〞〔2400万平方公里〕,随后在北极上空也观察到“臭氧空洞〞。 主要危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会损害人和动物的免疫系统,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破坏地球生态系统。 ⑼酸雨出现频繁 概念及形成原因: pH5.6, SO2和NOx排放引起。 现状及趋势: 北欧、北美、我国西南地区; 贵阳降雨pH值曾低到3.1。 主要危害: 水体和土壤酸化,动植物死亡,腐蚀建筑物、铁路和桥梁等设施; 我国因酸雨和SO2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100多亿元人民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