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何长颈鹿会和麒麟混为一谈?
1928年,美籍学者劳费尔写了一本关于长颈鹿的历 史著作,原名叫《历史与艺术中的长颈鹿》,当时中国译 者把长颈鹿翻译成麒麟,并无人质疑。为何当时人们会 把长颈鹿和麒麟混为一谈,而时人不觉得奇怪呢?
历史上麒麟长什么样
麒麟在中国被认为是一种神兽,它主太平、吉祥和 长寿,与凤、龙、龟合称四灵。古人对麒麟崇拜日久, 如果在某朝出现一只,往往代表盛世来临。“麒麟”最早 或见于《诗经》,象征仁厚美德,但它究竟长什么样子, 却没有标准答案。
麒麟在不同朝代衍生出了不同的文化形象,我们也 只能从历史记载中一窥古人心目中的麒麟。有两件事让 孔圣人和麒麟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同一般,一个是“麟吐 玉书”,说的是孔子出生前,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 预示孔圣人非凡的出身。一个是“获麟绝笔:《左传》 里提到公元前481年的春天,鲁哀公西狩时,叔孙氏车 子短商捕获了一只动物,因为觉得很奇怪,就杀了它, 之后孔子也看到了它,判断这就是麒麟。当时的舆论是, 连麒麟这种神兽祥瑞都敢射杀,这是周王室将亡的信号, 因此孔子著《春秋》也就绝笔于获麟了。
孔子看见的所谓麒麟,其实和麋鹿有点像,只不过 它是独角,且“头上有角,其末有肉”,角的顶端包着肉, 象征它虽有武器却与人无害。《说文》更详细地描述了麒 麟的样貌,“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从鹿其声”, 看上去更像是几种动物的杂糅。
到了汉代,麒麟屡见于史,频繁现世。麒麟又简称 麟,汉武帝元狩元年去郊祀时就发现了一只被称为麟的 异兽,后来发现这不过是只并角的小鹿,可能因为基因 突变两只角长在一起了。麒麟的其他特征时有变化,唯 有独角的形象一直很固定。
汉代画像石上,麟有着肉球一样的独角,身体四肢 和马、鹿的形象比拟接近。徐州贾汪出土的汉画像石上, 麒麟形态各异,身高颈长,肤有纹彩,头顶肉角。到了 魏晋南北朝,麒麟形象受到了印度、波斯等外来文化的 影响,独角且面如狮子,身如壮牛,尾有鳞片,脚下生 火,和狮子等大型动物形象更为接近。
南北朝时期麒麟的独角形象有些许变化,独角开始 勾曲翻卷。唐代的麒麟特征更鲜明,它们四肢健壮,独 角曲线强劲有力。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常会在各类地 方志里看到谁家牛产了一个遍体鳞甲的麒麟神兽的记载。
宋明以来的麒麟都是长着鳞片,这和以前大为不同,说 明人们对于麒麟外观的认知一直在变化。
长颈鹿如何与麒麟联系在一起
有人认为麒麟是传说中的动物,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麒麟有原型,是獐、牛或印度犀牛等。 在宋代以前,人们还很少把长颈鹿和麒麟联系在一起, 因为200多万年前,由于气候的变化,长颈鹿的生活范 围已经缩小到非洲和南欧,在中国基本见不到长颈鹿。 所以,当人们初次见到长颈鹿这种怪异的动物时,把它 当作麒麟也是可以理解的。
宋朝以前人们对长颈鹿很陌生,关于它的最早记载 或是出自宋代李石的《续博物志》,里面说到有一种动物 叫“拨拔力”,生长在今东非索马里的柏培拉国。这种异 兽的皮如豹子,长着像牛一样的蹄子,脖子长九尺,身 高一丈有余,名唤驼牛。
麒麟开始以一种活生生的动物形象出现在中国人面 前,大概要到明朝永乐年间了。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 一个叫榜葛剌国的小国(今孟加拉国地区),因为新国王 刚登基,就向中原王朝进献了一头长颈鹿,引起朝野上 下的轰动。百官对此很好奇,但谁也不知道这种动物到 底是什么,有人称它“锦麟”,也有人叫它“金兽”,最 后有人证明,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
说起把长颈鹿当作麒麟的过程,也颇为曲折。长颈 鹿有个番名叫“祖剌法”(阿拉伯语zarafa的音译),“祖 剌法”也指阿丹国,这个小国家在地理志典籍中也叫徂 蜡,徂蜡的索马里语又叫“Giri。七拐八拐拐到这个地 方,让聪明的大臣们看到了一个顶级拍马屁的机会, “Giri”和中文“麒麟”的发音不是很像吗?于是,从 此以后长颈鹿就变成了麒麟。
听到这个中文译名,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毕竟在 古人看来只有时逢盛世,明君在位,才会有麒麟这种瑞 兽降临。这恰合朱棣的心思,于是命令画师画“麒麟图”, 并附上沈度的《瑞应麒麟颂》。还有一幅《榜葛剌进麒麟 图》摹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中的长颈鹿栩栩 如生,一眼就能识别。在南京徐达五世孙的墓里出土了 一件官服,上面的麒麟补子也显然是只长颈鹿,长颈鹿 就是麒麟这件事在明朝已经达成共识。
揭开长颈鹿的神秘面纱
明末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带来了大量异域知识。 清代,在传教士南怀仁的《坤舆全图》里长颈鹿又叫恶 那西约,不过这一称号直到清末也未能流行。同治七年 (1868年),总理衙门章京志刚,随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 出访伦敦,在“万兽园”里见到一种叫“支列胡”(英文 giraffe的音译)的动物,形状像鹿,吻垂如驼,身高仅 五六尺,脖子却有身长的两倍,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