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重要考点分专题回顾巩固课件(老教材专用).pptxVIP

第10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重要考点分专题回顾巩固课件(老教材专用).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讲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拓展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如果确实存在世界历史的轴心...这个世界历史的轴心位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它存在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发生的精神进程之中。那里有最深刻的历史转折。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人从那时产生。这段时间简称为轴心时代。”——《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雅斯贝斯知识拓展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代的新特点:人意识到存在整体、自身和自身的界限。他体会到世界的可怕和自身的无力。他提出根本性的问题...他力求解脱和救赎。通过意识到自身的界限,他为自己树立了最崇高的目标...这些均发生在反思之中。有觉性使人再一次意识到意识的存在...人们尝试用思想、理由和经验说服他人,思想上的斗争随之形成...论争、流派的形成、精神事物的分裂——它们在对立中互相关联,产生了濒临思想混乱边缘的不宁和运动。”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雅斯贝斯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2、背景“继孔子而起之士,有批评或反对旧制度者,有欲修正旧制度者,有欲另立新制度一替代旧制度者,有反对一切制度者。此皆过渡时代,旧制度失其权威,新制度尚未确立,人皆徘徊歧路之时,应有之事也。”——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2、背景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产生;科学技术取得进步;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提供宽松的环境“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徐干.《中论·亡国篇》稷下学宫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2、背景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产生;科学技术取得进步;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提供宽松的环境;社会阶层: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春秋以前,有一种受过礼、乐、书、射、御、数所谓“六艺”教育,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具有相对稳定性收入的人,作为低级贵族,统称之为“士”。《汉书·食货志》云:“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百家争鸣》.金开诚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2、背景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产生;科学技术取得进步;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提供宽松的环境;社会阶层: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尊士、争士、养士遂成为上层人物的一种社会风尚。春秋时代已经开始“养士”,而战国时期更为盛行。赵简主、魏文侯、齐宣王、燕昭王是诸侯中争养士人的突出代表,养士的数目成百上千。除诸侯之外,高官贵人也普遍养士,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每人养士数千人,秦国的吕不韦养士也多达三千人。”——《百家争鸣》.金开诚一、“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2、背景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产生;科学技术取得进步;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提供宽松的环境;社会阶层: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3、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儒:孔子、孟子、荀子道:老子、庄子法:韩非子知识拓展:儒“儒”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儒者具有柔、软的气质,并且是“术士”,其职业专门为贵族祭祖、事神、办理丧事、担当司仪等。“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也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应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二、孔子的思想1、孔子其人二、孔子的思想1、孔子其人2、孔子思想“仁”的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二、孔子的思想1、孔子其人2、孔子思想“仁”的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