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数据 刺人参.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刺人参 刺人参-原态 刺人参-药材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Cì Rén Shēn 【别名】刺参、东北刺人参 【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 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状 茎入药。春季采,晒干。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解热,镇咳,调整血压。用于体虚咳嗽,高血压症。 【用法用量】1~3 钱,干根研粉冲服。 【备注】(1)东北地区民间认为本品有调整血压的作用,高血压病人服之可以 降压,低血压患者服之,可以适当升高。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 【出处】《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Cì Rén Shēn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东北刺人参的根。春季采挖,晒于。 【原形态】落叶灌木。根粗大,呈棒状。茎直立,有刺,节部特别多;树皮淡 灰黄色。叶互生,掌状 3~5 裂,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和刺毛,叶脉亦有刺 毛。花白绿色,集成许多小伞形花序,成总状排列在主轴上,花梗密布褐色 毛。浆果状核果扁球形。花期 8 月。果期 8~9 月。 【生境分布】生于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层深厚处,见于针叶林带的混交林中。分 布吉林等地。 【化学成份】根含生物碱、皂甙、挥发油、多糖。尚含强心甙。其他部分都含 挥发油。 【功能主治】《吉林中草药》:解热,镇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 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吉林中草药》:国外研究,刺人参近似人参 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拼音名】Cì Rén Shēn 【英文名】Root of Tall Oplopanax 【别名】东北刺人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参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Oplopanax elatus Nakai[Echinopanax elatum Naka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采茎或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刺藻叶灌木,高约1m,稀达 3m。根粗大而长,呈棒状,侧根少。 茎直立,少分枝,有刺,节部刺多。树皮淡灰黄色,贿部大,呈白色;芽鳞褐 色,密生刺毛。单叶互生;叶柄长 4-18cm,密生针刺,基部膨大抱茎;叶片掌 状 3-5 裂,长 8-20cm,宽 12-32cm,裂片三角形或阔三角形,上面无毛或疏生 刚毛,下面沿脉有短柔毛,基部心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或芽齿,生有刺 毛,上面暗绿色,主脉凸起,疏生刺毛,下面淡灰绿色,沿脉密被刺毛,侧脉 和网脉均明显。圆锥花序近顶生,长 8-18cm,主轴密生短刺和刺毛;伞形花序 直径 9-13mm,有花 6-10 朵,棕黄褐色;花颧 5,无毛,边缘有 5 小齿;花瓣 5,长圆状三角形,白绿色;雄蕊 5;子房下位,2 室,花柱 2,基部全生或合 生至中部,长约 3mm。果实为浆果状核果,略呈扁球形,直径 7-12mm,黄红 色,宿存花柱长 4-4.5mm。花期6-7 月,果期 8-9 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1550 的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 阔叶林带排水良好、腐殖质肥沃处。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 【化学成份】根含左旋芝麻素(sesamin)[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丁香甙(syringin)。丁香树脂酚又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 di- O-glucoside)[3],刺五加甙(elenhteroside)A、B、B1、C、D、E、F、G[4, 5],β-谷甾醇( 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in),正二十七烷醇 (n-heptacosanol),L 鼠李糖(L-rhamnose),蔗糖(sucrose)及异油酸 (isooleic aicd),壬二酸(azelaic acid),3-羟基十六烷酸(3- hydroxyhexadecanoic acid)等脂肪酸[6]。要有茎中含按发油,已鉴定有橙花 叔醇(nerolidol),香榧醇(torreyol),布藜醇(bulnesos),α-十二碳烯醛 (α-dodecenal),3,7,11-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3,7,11- trimethyl-2,6,10-dodecatrien-1-ol), ξ-及 γ-荜澄茄烯(cadinene)、愈 创奥醇(guaiol),柏木醇(cedrol),α-及 β-蒎烯(pinene),正辛醛(n- octanal),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