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数据 大黄连刺.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黄连刺 《中华本草》 【拼音名】Dài Huánɡ Lián Cì 【别名】土黄连、石妹刺、大黄连、宽叶鸡肢黄连、刺黄连、鸡脚刺、三颗针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粉叶小檗的根和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Berberis pruinosa Frnch.采收和储藏:全年采根,除去杂质,鲜用或趁鲜切 片晒干。干根或茎未开片者,喷淋清水浸透后切片,晒干。 【原形态】粉叶小檗,常绿小灌木,高2-3m。根粗壮,断面浅黄色。小权节处 生有坚硬的 3 分叉刺,长 2-3cm。叶4-6 片簇生,革质;几无柄;叶片椭圆 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 2.5-4.5cm,宽 1.5-2.2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 疏生刺状齿 1-6 个,罕近全缘,叶脉不显至无脉,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白色, 被白粉。花 10-25 朵簇生叶腋;萼片 6,下有 2 个苞片;花黄色,花瓣 6,较萼 片短;雄蕊 6,花药瓣裂。浆果椭圆形或近球形,无花柱,被白粉或蓝粉。花 期 5 月,果期 8-9 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3000m 的山野路边。资源分布:分布于 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圆柱状不规则弯曲,直径2-6cm,外表皮黄色或黄褐 色,具纵皱槽;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皮层深黄色,木部淡黄色,占直径的 8/10-9/10,具明显辐射状射线;气微,味极苦。茎枝圆柱形,多 2 叉分枝,直 径 1-6mm,长短不一,表面灰绿色,粗枝具明显纵棱,针刺多 3 叉,刺长可达 3cm;质硬,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横节面皮部与木部金黄色,有较密的放射 状纹理,髓部黄白色;气微,味苦。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为 7-8 列木 全细胞,常夏天裂,木栓细胞壁马足形增厚,外壁较薄。皮层窄,细胞大小不 一,多切向延长。维管束外韧型,40-50 个,环列;韧皮部新月形,单个纤维 散在,直径 9 μm,壁薄;束中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约 24μm。射 线平直,1-4 列细胞,韧皮射线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髓部较大, 约占直径的 1/2。 【化学成份】茎含小檗碱(berberine)1.58%,还含掌叶防已碱(palmatine)及微 量的药根碱 (jatrorrhizine)。 【鉴别】理化鉴别,(1)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加2%盐酸 1 滴,静置片刻 后镜检,可见盐酸小檗碱针晶簇。 (2)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 30%硝酸 1-2 滴,静置片刻后镜检,可见黄色硝酸小檗碱针晶簇,加热后结晶消失并显 红色。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胃;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热淋;咽喉肿 痛;口疮龈肿;火眼目赤肿痛;痄腮;乳痈;疖肿;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