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公开课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渡荆门送别 李白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 ​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 单击播放 ​ 朗诵诗歌,要求: 1.想象文中画面; 2.读出节奏; 3.读出感情。 朗读时的轻重缓急应该和作品思想内容相适应。 ​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写作者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看到的景色及感受,表达了思乡之情. 诗中写乡愁的诗句是哪一句? 仍 怜 故 乡 水, 万 里 送 行 舟。 ​ 【诗文解释】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 诗句鉴赏 山 随 平 野 尽, 江 入 大 荒 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写的是远景。“随”和“入”用得好。 ​ 月 下 飞 天 镜, 云 生 结 海 楼。 描写长江的近景。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在《古朗月行》中曾说“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意象和上句刚相反。 ​ 题目中的“送别”可以删掉吗? 为什么? 不行。诗题“送别”就是长江水送我离别之意。王夫之说“结二句得象外于环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 ​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诗的前两句点出了诗人渡荆门壮游楚国故地的目的。诗人经巴渝,过三峡,渡荆门入楚。渡过荆门之后,就漫游到开阔旷远的楚地了。 ​ 品味感受 我欣赏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_____________”句应该这样朗读, ____________________。(示范读) ​ 共同探讨 赏析古诗写景句方法: 品味关键词 即凝练的字写作手法 虚实 衬托 观察角度 俯仰 远近 ​ 比较赏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 别董大(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点击播放 ​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点击播放 ​ 小结: 这一节课我学会了 。 ​ 歌曲欣赏——《送别》 点击播放 ​ 再见 ​

文档评论(0)

haolaosh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