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寨”硅谷的“文化不耐症”
摘要:硅谷的成功奠定了美国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使得美国得以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保持世界经济霸主和领头羊的地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都试图在本国培育创新经济集群,复制硅谷。在不断变换的产业浪潮中,硅谷仍在引领全球创新经济的风口浪尖,但仍没有一个“山寨”硅谷超越了原版硅谷的地位和成就。这皆是因为在复制硅谷的技术和制度时,忽视了特定创新文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文化;創新集群;复制硅谷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在知识经济、创新经济时代,硅谷被认为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创新中心。自然而然,每一个高科技产业集群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二个硅谷。
一、复制硅谷的努力
对于硅谷成功经验的总结和复制硅谷过程中问题的反思,既是媒体和商业界的热门话题,也是学术界关心的重大问题。创新生态、制度建设、企业网络、人力资本、资本市场体系、创业文化,这些窍门都被视为硅谷成功的秘诀,为无数的高新技术集群区域所借鉴、模仿。无数不同的主体,政府、企业、大学,试图在一个具有完全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地方,通过复制硅谷的特征,“山寨”出一个硅谷,将自身打造成全球创新极。“山寨”硅谷经常遭遇当地社会文化对移植制度整合失败,产生一种制度模仿中的“文化不耐症”。
即使在美国本土,“山寨”硅谷的努力也遭遇到了挫折。信息技术产业并不是一个不适合大企业生存的行业。在美国的其他地区,如拥有贝尔实验室的新泽西、拥有ibm的麻省,大型信息技术企业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这种大公司成为创新活动承担着的产业形态,在传统产业和许多其他创新产业中,也获得了大量的成功。但在这些区域,都无法发现硅谷特有的大量具有活力的初创科技小企业的涌现现象。在信息产业中,硅谷的研发创新优势如此的明显,以至于全美各地的大公司都纷纷在硅谷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以利用硅谷当地创新生态和创新人才。
二、复制硅谷模式的特点
1.紧跟技术前沿,产学研交互学习。
(1)硅谷的特点。当硅谷公司开始在信息产业中崭露头角时,采取了区域性产学研结合的崭新模式。在硅谷,掌握着科技发展前沿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和大学教师带着所掌握的先进知识和科研成果,创办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搅动现有市场格局,甚至开拓出新的产业形态。在硅谷的区域产学研交互学习能力构建过程中,斯坦福大学成为硅谷创新产业的孕育者。在1951年,在时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弗里德里克·特曼的推动下,斯坦福大学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为硅谷的中小企业和斯坦福大学的创业者们提供了一块乐土。
硅谷代表着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极为特殊的范例。在这里,大学行政机构不是最重要的主体,站在创新舞台中央的主角是在产学研机构中活跃而身份多变的科学家、学生、研究人员、企业家、创业者。人员和研究项目的互通,形成了区域内交互学习的机制。而硅谷企业发展了企业实验室制度,将大型企业实验室制度日常化、范例化。硅谷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实验室不仅没有削弱学校和科研单位作为科技中心的地位,反而通过研究和学术互动,尤其是频繁的人员流动,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区域研究力量的提升,增强了斯坦福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学术能力。
(2)“山寨”硅谷的问题。硅谷模式中,区域各机构之间的紧密连接,构成了硅谷创新优势和创新活力的源泉,因而被许多模仿者视为硅谷成功的关键。在许多早期对硅谷的模仿中,试图探索硅谷成功秘诀的区域,往往把重点放在建立能够相互输送创新资源的机构上。但是在主导机构的选择上,大学、大公司成为复制硅谷的主要实施者。因为,虽然硅谷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小企业的不断涌现和淘汰,但高淘汰率使得小企业无法成为实施制度复制的稳定载体。
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是“硅谷之父”特曼在新泽西州试图复制硅谷的努力遭到的挫折。特曼认为,要复制硅谷,首先要在当地寻找一所愿意和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支持企业研发的研究型大学。特曼将斯坦福式大学的模式视为区域高技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当地已有的顶尖大学普林斯顿对于参与紧密联系产业的应用研究没有兴趣。因而,当地两大企业联合起来,于1962年邀请特曼主持成立了专门的斯坦福式研究所——科学技术研究院(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ist)。
但ist的运营遇到了挫折。首先在企业的支持上,互相竞争的大企业不愿意提供自己最优质的资源,财政上不愿提供长期承诺,也不愿共享最优质的研究人员、研究项目和实验室。另一方面,普林斯顿也无法为ist提供足够的研究支持。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传统大学,普林斯顿有内在的保守主义倾向,视与企业的合作研究为异途。出于科学研究多样化、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