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表及里解读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历来是学界讨论的重点,且多数学者将苔丝视为新女性的代表。本文试图从苔丝最终杀死亚历克这一直接原因入手,由表及里探究人物性格、社会大背景等因素对苔丝命运的影响,兼之分析苔丝这一人物形象,从深层次把握这一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苔丝悲剧命运成因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处于巨变中的时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英国经济迅速增长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冲击着千百年来维持社会稳定的宗教大厦,人们的科学思想逐渐苏醒并开始要求更多的人权和平等。身处时代剧变中的哈代,既对传统的自耕农经济和田园风光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也是进化论思想的积极拥护者,这种矛盾纠结的心理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文中主人公苔丝即是英国转型时期中牺牲品的代表,也是新旧交替时期受到新的道德伦理标准影响的传统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
自此书面世以来,关于苔丝悲剧命运成因的探讨便从未停止过,各国各界各时期的学者对此命题议论纷纷看法不一。时至今日,学界普遍将苔丝标榜为新女性形象的代表、新旧交替时期的牺牲品,并将苔丝的悲剧成因归于社会因素、男权背景等。本文试图从苔丝这一形象本身及其性格作为切入点,由表及里进行思考,探讨新旧交替的巨变中个人思想先行与社会传统观念的不匹配,以及新兴思想与个人根深蒂固的旧思想之间的冲突碰撞,是如何作用于那个时期女性命运的,这一时期这一批牺牲者的命运又是如何走向悲剧的。
一、鲜活生命消逝的直接原因
苔丝在和安琪儿逃亡五天后最终被处以绞刑,这一结局与其说是哈代编写安排的,毋宁说其实是社会环境所逼迫的。苔丝短暂一生中的遭遇和她的反抗,是不为当时社会所容的,个人在整个社会面前的力量是微薄的,尤其是苔丝这样一个没有身份地位的穷苦人家的女儿,其反抗精神和理性思想还不成熟,旧的道德观念对她仍有束缚,她既不像传统女性一样有旧的道德体系撑腰,也不像独立的新女性一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苔丝这样在夹缝中摇摆的女性其力量是最为薄弱的,因而她必然也不得不走向灭亡,这个结局虽然残酷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其是合理自然的。
从表面上看,苔丝被判处绞刑的直接原因,即她的罪名是蓄意杀害了亚历克。而在整部小说中,苔丝的性格是善良正直又带点怯懦的,她待人真诚,为了家庭任劳任怨,在和安琪儿的交往过程中常常小心翼翼。但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最终却不顾结果地杀害了自己当时的情人亚历克,那么这一定是她在最后时刻唯一的选择。可以说,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是她的情人亚历克的威逼利诱、她丈夫的残忍抛弃,以及整个家庭给她的重担和对她过分的要求,共同将她逼向了这个没有退路的角落。她最初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去认亲戚,结果被亚历克诱奸,返回家中却不幸怀孕诞下一子,这个孩子被她的父亲视为耻辱且不幸早天,好不容易生活归于平静她在奶牛场遇到了安琪儿,却因为在新婚之夜告诉他真相而被残忍地抛弃。在对父亲深深的思念时,亚历克再次闯入她的生活,她再一次为了家庭的生存向亚历克妥协成为他的情妇,这时安琪儿却突然回归,这一冲击直接造成了她再也无法忍辱负重,不顾一切地杀害了亚历克,抛弃了一切只为和安琪儿重聚。这一连串的波折让她的心遭受着折磨,沉重的打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每一次她看到光亮的时候重又将她推进无边的黑暗,这种周而复始的无力感才是最消磨人的,也正是苔丝所遭受的。
从苔丝的角度看,亚历克是她这一生一系列不幸的始作俑者。如果他当初没有诱奸自己,自己保持着那份“忠贞”就不会失去心爱的安琪儿,也不会被同乡作为饭后谈资,而对她来说家乡的一小方天地就是她的世界,被他们议论相当于被全世界的人议论;如果他没有威逼利诱自己做他的情妇,自己就不会在安琪儿再度归来时无法和所爱之人光明正大地重聚。长期积压的委屈、愤恨最终在与安琪儿的重逢中被激发出来,她的恨意和忍耐愤而化为杀人的匕首,将亚历克置于死地,最终也导致自己被裁决。而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事情一系列的走向与她自己和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她的性格中既有反抗的成分,同时也有不坚定的成分,因而她面对亚历克的追求其实并没有表现出强烈坚定的拒绝和反感,而是处在一种半推半就的不情愿之中,也就让亚历克一次次有机可乘。她的母亲作为旧时期与旧思想的典型代表,对苔丝的引导始终朝向能忍则忍、蒙混过关的方向,这与苔丝自我的意愿不同,但同时又有一种作为家长和“过来人”的权威而使苔丝更加困惑矛盾。她的丈夫安琪儿对她的抛弃和不理睬直接导致她再次走向亚历克,他给了苔丝爱情和关于爱情的美好想象,但是作为感情生活中同样有污点的人,他却不能原谅苔丝且态度决绝,抛弃妻子让她备受煎熬,虽然最后归来可惜就像苔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