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 / 6
0 / 6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
(五)血热肠燥证:血分热盛,耗伤阴液,肠道失濡,以发热口渴,面赤烦躁,大便干燥,秘结甚或便血。舌红绛,少津,脉细数等。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便血
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
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等穴。
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
PAGE
PAGE 3 / 6
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平卧休息 20 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遵医嘱中药熏洗。
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便秘
观察排便的频次。
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等穴。
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遵医嘱刮痧:刮背脊部膀胱经腰骶段,大肠俞刮至出痧;刮督脉腰阳关至长强至潮红或至出痧;刮肚脐两侧天枢、大横穴至出痧。
(五)肛周潮湿瘙痒
指导患者穿宽松清洁内衣,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指导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勿抓挠瘙痒部位。
遵医嘱中药熏洗。
遵医嘱中药外敷。
(六)腹胀
指导患者勿食生冷之品,冬季可将水果加热后食用。
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注意腹部保暖。
术前灌肠,宜用温盐水。
(七)肛门坠胀
指导患者正确排便,避免排便时间过久。
指导患者便后用手轻托肛门部 20 分钟。
避免久坐久站,过度活动。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内服中药(详见附录 1)。
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1)。
(二)特色技术
艾灸(详见附录 2)。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
耳穴贴压(详见附录 2)。
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 2)。
中药熏洗(详见附录 2)。
中药外敷(详见附录 2)。
刮痧(详见附录 2)。
中药熱奄包(详见附录 2)
(三)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排尿困难者,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中极等穴;或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极、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
首次排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及中药外敷。
饮食护理:术前饮食:清淡易消化,忌牛奶、豆浆等腹胀产气之品,慎食水果及大量蔬菜。术后饮食:清淡为主,忌辛辣刺激之品,适时增加水果蔬菜等纤维丰富之品,加强营养,多喝汤水,以利吸收。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指导患者每日便后及每晚温水清洗。
避免肛门局部刺激,便纸宜柔软,不穿紧身裤和粗糙内裤。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秘时指导患者绕脐周顺时针按摩腹部, 每日 3 次,每次 20~30 圈。
指导患者避免增加腹压,避免用力排便、咳嗽、久站、久蹲等。
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运动方法: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 1 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 1 遍,每遍做 20~30 次。
(二)饮食指导
风伤肠络证:宜食清热凉血的食品,如绿豆、苦瓜、芹菜、马蹄等。
湿热下注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菜花、赤小豆、绿豆、薏苡仁、小米等。
气滞血瘀证:宜食理气活血的食品,如山楂、木耳、桃仁、番茄、黑米等。
脾虚气陷证:宜食益气养血的食品,如茯苓、山药、薏苡仁、鸡肉等。
血热肠燥证:宜食清凉滋润的食品,如雪梨、苦瓜、丝瓜、鲜藕等。
便血者,进软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补血之品,忌粗糙、坚硬食品。
忌食辛辣刺激肥甘的食品,术后初期避免进食产气食品。
(三)情志调理
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五、护理难点
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差解决思路:
多种形式向患者宣传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发放健康教育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国际象棋的课程教案.docx VIP
- 器械科制度汇编.pdf
- 2025年新人教版7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第七章 集装箱码头船舶配积载业务.ppt VIP
- 风中奇缘-中英文台词打印版.doc VIP
- 《机电概念设计基础》课件——运动副.pptx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 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docx VIP
- 二 《“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