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1例.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患者1例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穴位;操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2..01   视神经萎缩是以视野变化,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等症状表现的一种眼病。该病在中医范畴属于“青盲病”,针刺治疗可以舒经通络,改善视野,提高视力。以下是1个视神经萎缩患者的病例,通过针刺治疗,报告如下。   患者女,53岁,因“双眼胀痛反复发作4年,加重3天”入院。入院后见:双眼胀痛伴有视物不清,视野的范围缩小,且有头胀头痛,口苦心烦,胁肋胀痛,饮食可、睡眠不佳,大便正常,小便黄,舌两边颜色偏红,苔少,脉像为弦细之脉。眼科情况:视力:右:0.5,矫正:1.0左:0.6,矫正1.0右眼眼压:22.6mlg,左眼眼压:23.8mg,双眼底见视盘边清,色淡,杯盘比0.4,网膜血管走行大致正常,黄斑区中心凹反射存在。眼科ubm提示:双眼前房未见明显异常,右眼前房深度为2.85m,左眼前房深度为2.94m,双眼房角正常,未见狭窄,虹膜平坦,睫状体未见明显异常。视野检查提示:双眼视野周边缺损。   入院后给予布林佐胺滴眼液及盐酸卡洛尔滴眼液日2次点眼,双眼眼压在16mmhg以内。   中医诊断:青盲,肝阳上亢证:   《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针灸治疗眼病,指出凡是针刺之道,皆条畅气机,泻阳气而补阴精,使人体阴阳平衡,从而使耳目聪明。关于针刺治疗青盲,《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晴”。也指出“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上注于眼睛”。眼睛与五脏六腑、经络运行密切相关。   1中醫穴位的选择   眼周取穴:睛明、承泣、丝竹空、太阳、四白作为主穴。   睛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膀胱经的气血由本穴开始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针刺此穴使气血快速到达眼睛。承泣穴属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经穴,本穴物质为经脉气血上行所化,针刺使气血上注于目窍。四白穴也属于足阳明胃经经穴,气血在此穴处快速转化,针刺可使气血畅通;丝竹空是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经气流转之穴,刺之可使三焦通畅,气血通达。太阳穴经外奇穴,对治疗眼睛疾病效果奇特。头颈部取穴:百会、风池。   《针灸集成》云:“欲泻诸阳之气,先刺百会,……百会可泻诸阳之气,平肝潜阳;风池别称热府,为足少阳与阳维、三焦经之交会穴,有疏肝解郁、清肝明目之功”。   四肢穴位:合谷、太冲、光明、足三里、太溪。   肝开窍于目,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光明属足少阳胆经,太冲配光明取原络相配之意,补益肝血,明目通络。《针灸大成》云“合谷配太冲乃开四关”,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手一足,调整一身阴阳,使血脉经络畅通。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太溪为肾经原穴,以资先天,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以补益后天,精气充盈目窍聪明。[1]   2中医的操作技术   患者取坐位,采用捻转进针法。   睛明穴:轻推眼球向外侧,紧靠眶缘缓慢进针,约与与内眦部皮肤垂直刺入0.8寸左右,进针时不宜提插,拔针后用棉球按住,防止出血。承泣穴:轻推患者眼球向上,毫针与眼睑约呈70度,向眼球的后上方缓慢刺入0.8寸左右,勿大幅度捻转提插,出针后按压1分钟,防止出血。针刺后以眼球底部产生酸胀热感为佳。丝竹空透太阳,斜刺0.5-0.8寸[2]。太阳穴:直刺0.5-0.8寸左右,使太阳穴产生酸胀感效果较好。百会:直刺0.3-0.5寸;风池:向对侧眼球方向针刺0.5-.-0.8寸,产生胀麻感为宜。[3]合谷、足三里、光明直刺1.2-1.5寸,麻痛感为宜;太冲、太溪0.8-1寸胀痛为宜。   疗程:   留针30min/天,1天1次,1个疗程针刺8天,休息2天,共治疗3个疗程。   3个月及6个月后继续治疗3个疗程。   (2018年随访)左眼视野上方缺损(2019年随访)左眼鼻上方缺损。   参考文献   [1]李鸣,梁凤鸣,黎红梅.针药并用治疗视神经萎缩1例报告[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2):86-87.   [2]夏燕婷,孙艳红,韦企平.“韦氏三联九针”治疗视神经疾病的处方思路[j]中国针灸,2019,39(3):303-304   [3]景大瑞,韦企平.针刺风池穴对视神经萎缩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即刻效应[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6,26(6):385.   本文编辑:李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mt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