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三要素中“意识存在”的音乐创作.docxVIP

论音乐三要素中“意识存在”的音乐创作.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音乐三要素中“意识存在”的音乐创作   [摘要]黄自是我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音乐教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音乐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涉及的范围较广,成就也很高。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在中国艺术歌曲领域享有极高的地位,本文从音乐三要素之一的“意识存在”角度,分为“内化”与“外化”存在两个方面,对《玫瑰三愿》与《春思曲》两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进行分析,进而总结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黄自;《玫瑰三愿》与《春思曲》;内化与外化;钢琴伴奏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6-0071-02   一、作曲家背景   1904年黄自出身书香门第,那时的我国社会环境十分动荡。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黄自的栽培并没有放松,年幼的黄自在文化教育氛圍中成长,使他养成热爱祖国与文化的优秀情感。   黄自从小表现出对传统文学与音乐的热爱,优秀的他没有因为他人的夸奖而骄傲,反而更加刻苦学习,这为他以后进入柏林音乐学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后,他用音乐鼓舞各族人民与敌人抗争,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同时他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是中国音乐教育的先行者,是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指路人。         二、两首作品音乐意识“内化”的存在   《玫瑰三愿》与《春思曲》都创作于1932年,是黄自从欧洲留学回国三年后的作品,这时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无着。热爱祖国的黄自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作品,用音乐唤醒人民心中的斗争意识,拿起武器去反抗中华民族的敌人。   (一)《玫瑰三愿》   《玫瑰三愿》采用两段体结构,是一首篇幅不大的艺术歌曲。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停战后,词人龙七回到校园上课,见到校园里满地凋零的玫瑰,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被黄自先生随后谱成了曲[1]。   作品第一段是刻画形象与叙事的段落。钢琴与小提琴悠扬的琴声奠定了安静的基调,当两句“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的拟人化歌词出来后,如一声轻轻的叹息,带动听者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渺小却鲜艳的玫瑰稀稀散散开在角落”的画面,唤起了听者心中的情感起伏。   第二段转到升c小调,将玫瑰花的“三愿”层层展现开来。歌词“无情风雨莫吹打”“多情游客莫攀摘”“红颜常好不凋谢”音域逐渐扩展,在民族化钢琴伴奏的配合下深情地演唱。字面形容玫瑰花在恶劣的环境下,遭受被游客攀折的恐惧及盛开后即将凋谢的凄凉生命,放眼中国,玫瑰花的遭遇正是人民的遭遇!当演唱者用愤怒凄凉的情感将玫瑰花的“三愿”诉说开来后,歌曲悲伤愤怒的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感与顽强反抗的意识。   黄自对歌词的把握非常精准,他用音符将歌词的思维角度与层层递进的情绪表现出来,将作品的高度提升至“人”的层面,带动听者的共鸣,这是音乐意识中“内化”的存在带来的效果。   (二)《春思曲》   作品采用单三部曲式,歌词是黄自的好友韦瀚章所作,言语优美,富含传统文化美学。歌词与黄自创作的优美旋律相得益彰,《春思曲》成为在中国艺术歌曲中地位极高的作品。   伴随着一小节的d小调主和弦一、三级音程带来的安静伴奏,“潇潇夜雨滴阶前,寒衾孤枕未成眠。今朝揽镜,应是梨涡浅。绿云慵掠,懒贴花钿”,娓娓道来。描绘一幅下着细雨的寒冷晚上,女子卧床难眠,次日清晨也不愿梳妆的画面。略微伤感与暗淡的主体基调加上变音的使用,将听者拉入画面,引起听者对“女子为何如此”的好奇心。   第二段“小楼独倚,怕睹陌头杨柳,分色上帘边。更妒煞无知双燕,吱吱语过画栏前”,调性在不断变化,给人以听觉上奇特的享受。讲述女子独倚窗边,嫉妒飞在空中成双成对飞燕的心情。   第三段“忆个郎,远别已经年,恨只恨,不化成杜宇,唤他快整归鞭”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歌词直抒胸臆,伴奏的音域起伏与力度加大,带动作品情感的抒发。表达女子对远方爱人强烈思念的感情。   黄自将中西结合的思想运用在这首作品的创作中[2],细腻的音符与伴奏给听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激发听者的思考,引出思念亲人的情感共鸣,这是这首作品音乐意识中“内化”的存在带来的效果。         三、两首作品音乐意识“外化”的存在   音乐的良好表达离不开乐谱中的各种符号,在人的音乐审美实践中,这些符号的传通、解读在许多时候同音乐的审美体验及其表述直接相关[3]。《玫瑰三愿》与《春思曲》的作曲是作曲家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中创作而成的。如果缺少音乐符号的帮助,很难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   (一)《玫瑰三愿》   “and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