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徽州新式学堂的经费来源研究.docxVIP

清末徽州新式学堂的经费来源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末徽州新式学堂的经费来源研究   【摘要】为了筹措经费,徽州新式学堂采取了多种形式,即政府开征捐税和摊派、宗族经费投入、移用旧式教育款产、私人捐助及学费的收入。这些来源不同的经费支撑了新式学堂的发展,促进了徽州地区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关键词】清末;徽州;学堂;经费   1901年清政府颁布命令,要求各地将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在这一背景下徽州各地掀起了兴建新式学堂的浪潮,伴随新式学堂开办而来的就是经费问题。清末徽州新式学堂经费来源如何,怎样筹集?本文将清末徽州新式学堂的经费来源总结为五种方式,即政府开征捐税和摊派、宗族经费投入、移用旧式教育款产、私人捐助、学费收入。   一、政府开征捐税和摊派   清末面对着列强入侵,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巨额的战争赔款,使清政府的中央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所以,清末官方的教育经费投入基本上都是由地方政府自行来筹措,而地方政府的财政也是捉襟见肘,只能是政府出面,采取加征捐税和摊派的方式筹集经费。   一是开征捐税。徽州是一个山区,主要的地貌是以山丘为主,盛产茶叶、木材、毛竹等经济作物,通过对这些经济作物的征税,为学堂提供了大量的经费。如婺源的城东高等小学堂,它的经费来源主要就是毛茶捐“城东高等小校每年提拨洋两千五百元”。i祁门县的一些学堂,它们的经费主要是以茶捐为主,如:“西乡学堂抽园户茶捐岁墨银两千余元,南乡学堂岁墨银一千八百余元,东乡初等小学四所,约公墨银六百元,皆取之园户茶捐”ii。   二、摊派。即地方政府向管辖的区域摊派一定的专款,用于兴学。如绩溪县的兢实学堂,它的经费来源就是当地政府,将其所在地区划分成十个区域,每个认缴20元,同时一亩田、杀猪、每一个私塾都要认缴不等的捐税。在刘汝骥《陶甓公牍》中也有很多这些方面的记载,如休宁县临川小学堂的经费,就是来源于每年重阳会的费用“查该村重阳会年年闹事,经该前县谕饬各祠会首提充学费,签允无异,并经本府出示禁止,各在案”。iii可见地方政府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学堂筹集经费。   地方政府虽为办学堂采取了多种筹资手段,但是这种公共筹资所得的经费对于学堂来说数额是十分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学堂的需要。   二、宗族经费的投入   徽州地区的宗族历来就有着崇文重教的传统,一直十分重视教育,特别是明清以来,徽州地区的义学、书院大部分都是由宗族创办。虽然清末科举已经废除,但崇文重教的传统依然延续,徽州地区的宗族将目光转向新式学堂,为新式学堂的兴办提供资金支持。如婺源县境内共有13所学堂,其中8所初等小学堂是由宗族捐助的。歙县境内共有學堂11所其中4所两等小学堂和一所女学堂是由宗族捐助的。黟县共有学堂6所,其中2所初等小学堂是由宗族捐助的。可见宗族是清末徽州新式学堂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支柱。   三、移用旧式教育款产   清末徽州兴学的一个主要方式,是直接在原有书院的基础上兴办新式学堂。这类学堂兴办的过程中,基本上直接将原来书院的资产充作学堂经费,包括房屋、学田、租金等,这也是学堂经费的一大重要来源。   清末新政开始后,清政府通令全国将各地书院,一律改为学堂。按照清政府的要求,徽州各地利用就有的书院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其中徽州六县的高等小学堂都是书院改设而来,书院旧有的房屋、学田、租金、宾兴款项等都变成了新式学堂的开办经费。如歙县高等小学堂由崇正书院改设而来,休宁的官立高等小学堂是海阳书院改设而来,婺源官立高等小学堂是崇报书院改设而来,祁门高等小学堂由东山书院改设而来,黟县官立高等小学堂由碧阳书院改设而来,绩溪县高等小学堂由东山书院改设而来。   但这部分经费在徽州学堂的经费来源中只占有相当小的一部分,原有的书院经费并不能满足学堂的日常开支,以上的几所由书院改的学堂,除了继承书院的产业外,还有额外的补助如捐税、学费等。   四、私人捐助   私人捐款兴学,是指由个人出资创办或出资维持新式学堂的运作,这也是当时学堂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财政困难,早在学堂兴办之始,清政府就鼓励私人捐款办学。1903年,袁世凯、张之洞等人就曾向清廷奏请:“其学有官立者,由公家之筹经费;有民立者,由民间为之醵资财。”iv对出资兴学的地方绅士政府会适当給予奖励“绅富出资建学,为禀请地方官奖励”。v   徽州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明清徽州教育蓬勃发展,号称“东南邹鲁”,其中对徽州教育贡献最大就是徽商。虽然清末以后徽商逐渐衰落,但对教育的支持热情一直延续下来。在兴办新式学堂中,许多徽州商人就慷慨解囊。如歙县乐育两等小学堂,就是由绅士鲍崇独捐款项及学费作为常年经费,绩溪竞实两等小学堂,以田捐及陈姓捐款为常年经费,黟县的吴翥“亲履各地择面积之广者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