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背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建.docxVIP

新国标背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建.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国标背景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基于《新国标》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采用“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模式,提出了重新构建该专业学分制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国标;学分制;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3-0204-02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实现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推进”的本科专业发展原则。2018年1月,国家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旨在对我国新时期各本科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结构建设等作出统一规范性要求、保障基本质量。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国家教育资源的元组成,对地方科技实力提升、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为社会提供创新应用型人才输出的保证。新时期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创新平台的建设,更离不开专业课程体系模式的优化。   一、现有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地方高校结合当地无机材料产业发展的特点,对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1)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出现了交叉重复,造成学时的浪费;(2)课程开设时间未有较好衔接,出现部分后续课程无先修知识,学生学习困难;(3)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关联性不强,没有针对性,造成学生未充分领会验证理论的实用性;(4)过于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忽略了专业技能的培养;(5)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思维未发散,缺乏创造性,未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   根据《新国标》對无机非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以下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1.立足人才培养定位,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需求,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近年来的毕业生去向来看,大部分直接进入企业技术岗位,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随着企业市场化程度扩大,人才流动频繁,材料科学的内容、技术更新较快,专业人才培养也要相应与时俱进。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特点、专业特色、毕业生就业特点,其无机非金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为:具有牢固的知识结构基础,较强的工程意识和素质以及实践能力,能适应地方企业科技及生产发展需要,能够从事理论研究和新材料、技术、工艺的研发和过程控制以及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素质和创业精神、沟通和组织能力的高级综合应用型人才。   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根据《新国标》中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采用“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模式,提出了该专业学分制课程体系重构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理论课程设置。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定位模糊、设置混乱,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等情况,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一步厘清课程先修后续的关联性,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可将整个理论课程分为三个板块:工科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其中工科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工具性、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经济管理和环境保护类知识等。学科基础课程重在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专业知识课程则侧重将所学基础知识运用于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等领域。工科通识课程安排在1—4学期,可采用模块选修形式教授,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在第3—5学期讲授,专业知识课程在5—7学期讲授,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课程混杂的现象。此外,进一步优化课程标准,按照“通识—基础—应用”的方向全面梳理课程讲授内容,将课程中包含相同内容的部分精练合并,形成条理清晰、内容齐备的理论课程体系,避免了内容重复的问题,减少了非必要的课时消耗。专业知识课程采用模块化选择修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方面的课程,包括工厂设计概论、粉体工程等;第二类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包括新型无机光电材料、能源材料等,与现阶段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接轨;第三类为学科交叉类课程,主要包括土建类、施工类课程,涵盖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有利于拓宽专业就业面。(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验实践类型。实践环节对于工科专业非常重要,也是“工学结合”专业课程模式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重在“练”,通过不断地实践操作,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工程中,逐渐融会贯通。要加大实

文档评论(0)

mmmt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