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子之歌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红烛》ppt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1页。 闻一多是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许多人都在课堂上读过他那沾着鲜血写成的《最后一次演讲》。1925年夏,闻一多从美国留学归国。走下海轮,诗人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把西服和领带扔进江中,急切地扑向祖国怀抱。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无边的黑暗和奇耻大辱…… 放眼家国故园,山河破碎,风雨如磐,豺狼当道,列强横行,祖国母亲被瓜分割占……诗人悲愤地写下了诗歌《发现》,并旋即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 【?七子: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 大连)】 《红烛》ppt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2页。 《红烛》ppt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3页。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中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具体寓意,欣赏在诗歌的意象中所创造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其抒情脉络。 3、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红烛》ppt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4页。 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代表人物为闻一多、徐志摩。其中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的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红烛》ppt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5页。 《红烛》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已经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销魂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产生出大量的爱国诗篇。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过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 诗集《红烛》,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理想,更表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具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歌以浓烈的色彩、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红烛》ppt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6页。 课堂探究,鉴赏文本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情感 大声朗读,说说你的初读感受。 《红烛》ppt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7页。 品读诗歌,理清抒情脉络 问题1: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 明确:“灰”与“泪”两层。 2、3、4节——“灰” 5、6、7、8——“泪” 《红烛》ppt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8页。 问题2: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 一个“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红烛》ppt全文共23页,当前为第9页。 问题3:自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视译单位(口译快速提高技能).doc
- (完整word版)ket分类词汇表.doc
- 高中理科数学公式大全.doc
-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课件.ppt
- (完整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
- (一)跑操的教学计划.doc
- 《大学之道》理解性默写.docx
- 《电工电子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docx
-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docx
- 《电工与电子技术C》“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docx
- 阿里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精练).docx
- 黄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docx
- 阿坝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鸡西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鹰潭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黄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 长春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82) .docx
- 天然气输配管道项目投资估算方案.docx
- 《汽车机械基础》第6章 汽车机械传动与常用零部件.ppt VIP
- 招聘供应商管理制度(3篇).docx
- 《生字组词课课贴》三年级上册(25秋).docx
- 施工人员进场安全培训试卷及答案.doc VIP
- 水利工程低碳设计方法-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DB51∕T 5012-2013 四川省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 VIP
-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表.doc.doc VIP
- 文物工程修缮中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实践以广州圣心大教堂总体维修保护工程为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