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课时同步练习 遨游汉字王国1附答案.pdfVIP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课时同步练习 遨游汉字王国1附答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遨游汉字王国 (1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 5 单元课时同 步练习 答案基础积累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一、我来猜字谜。 ) ( 1. 皇帝的新装。 ) ( 2.七十二小时。 )( 夫人何处去。3. )( 4. 一家十一口。 从上面挑一个字谜,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5. 二、咬文嚼字馆。 先写一个字形相近的字,再组词。1. )典( 骋( ) ) ) ( ( )) 腼( 堪 ( )) ( ( 。2.照样子,给广告词“消毒” 例:售补品广告:钙不能缺——“钙” ) ( )改为 ( ))改为 ( ( 改为“概” )某服装广告词:衣衣不舍—— (1 ) 某服装广告词:衣表人才—— (2 ))改为( ( )某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 (3 ) ( )改为()某洗衣机广告词:闲妻良母——(4 三、词语游艺厅。将下列句中的 画线部分换成合适的词语。 1. 大家高兴极了,人多口杂,议论纷纷地议论着。 ( ) ( ) 整整齐齐的样子,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 好像布阵排兵,2. 近看这些 字, ( 无人可以相比。生动形象。 3. 中华汉字,传播文明,才能、功绩等达到了顶点,) ) 不禁很自然地产生敬意。“人”4. 当你写下这个字的时候, ( 理解感悟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四、信息袋袋裤。写 出下列歇后语的后面部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虎拉车——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膝盖上钉掌——2. ____________________ 隔着窗户吹喇叭——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夫子搬家——4. 五、精彩赏析阁。字 造仓 颉) (节选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这样的时间过了很长很长。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 换、记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他们用长短不同、 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 “结绳记事”等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其中记载的, 大到历史事件,小 到口角纷争,内容非常广泛。记事人经常手捻绳结,进行回忆和讲述,以此 传给后人。 1. 古人为什么要“结绳记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绳记事”所用的绳子有什么特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绳记事”的内容有哪些?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运用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六、探究靓舞台。看图猜字。 七、 课外阅读吧。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这些 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或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 (一般 5 寸~2 尺长),削平表 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14 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 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成“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 孔子因为勤奋读 2 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 120 斤重。西汉 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 3000 片竹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