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思维导图 14 在柏林.docx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思维导图 14 在柏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 在柏林作者奥莱尔 14 在柏林 作者 奥莱尔(1873—1939年),美国女作家,记者。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名篇中的精品。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以极小的篇幅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词语解释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本课指两个女孩看到老妇人的不停数数,肆意地嘲笑、说话。 造句:他什么都不懂,还在这里指手画脚。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本课指小女孩看到老妇人的举动,立即就嗤笑起来。 造句:每次面对老师的提问,班长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微型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以小见大 这篇微型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精神病院)。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姑娘的嘲笑。老兵说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文章以小见大,截取战争中一列火车的一个小画面。叙述老兵在痛失三个儿子以后,把老妇人送进病院,再上战场,体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人们对战争的痛恨。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对比《桥》和《在柏林》,它们有哪些相同点? 都是小小说 都是最亲的人死去 都注意设计悬念,结局都是出人意料 词语积累 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 战火硝烟 尸横遍野 血流成河 颠沛流离 枪林弹雨 草木皆兵 炮火连天 结构梳理 主题概括 这篇(微型小说)叙述了在一列火车上,两个小姑娘嗤笑一位重复数数的(老妇人),后来老兵说出原因,引发人们深思的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知识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1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