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装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试卷主标题中国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材料分析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材料分析题(共1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 当时在秦朝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三?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此人有什么壮举?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2、 材料解析题(共8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 “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
?? —————《史记》
请回答:
①????《史记》的作者是谁? (1分)
②材料中提到了哪几件历史事件? (3分)
3、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历史学家郭沫若
材料二: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焚书坑儒”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焚书“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我们重新查帐的话,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严重。
???????????????? ——《“焚书坑儒”新说》
请回答:(1)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当时统治者是谁?他采纳谁的建议而实行的?他“烧残书籍”的目的何在?
(3)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
(4)材料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局面?
(5)两则材料中,对于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就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的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材料二:见右图
请回答:(1)这次起义的名称是什么?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图中的两个中心人物可能是谁?其中哪一位后来自立为王。
(3)这次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4)这次起义最终的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5)请试着分析出这次起义有何意义?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农民每年都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缴给国家,常年在外服役的人有二三百万。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动粮食。
材料二:秦朝的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来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置。
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是为了什么?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 当时在秦朝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三?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此人有什么壮举?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汉书》记载,秦始皇统治时,百姓(负担的)“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赭(zhě)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圄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
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簿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1)材料表明,秦始皇和唐太宗的统治政策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不同的统治政策;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8分)
(2)有人说,唐太宗是实践孔孟治国思想的典范。你认为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数学必修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doc
- 高中物理选修3放射性元素衰变填空题专项训练.doc
- 高中物理选修3放射性元素衰变选择题专项训练.doc
- 高中物理选修3光电效应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doc
- 高中物理选修3光电效应填空题专项训练.doc
- 高中物理选修3光电效应选择题专项训练.doc
- 高中物理选修3核力与结合能解答题专项训练.doc
- 高中物理选修3核力与结合能选择题专项训练.doc
- 高中物理选修3核裂变与核聚变计算题专项训练.doc
- 高中物理选修3核裂变与核聚变填空题专项训练.doc
- 中国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简答题.doc
- 中国历史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材料分析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 中国历史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 中国历史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填空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 初中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材料分析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 初中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1).doc
- 初中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简答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 初中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填空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 初中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 初中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分析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