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赏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赏析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 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 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 夜游》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 译 ),(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 ,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 ,(于是 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 (我) 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 交错 ,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 ?(又有 )哪 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三、注释 选自 东坡志林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 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 1083 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 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 ,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无与为 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 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 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 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 :承接上文 ,解释原因 ,表示肯定 ,相当于 ‘大概’,这里解 释为 ‘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 ,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但 ,只 (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 ,所以他十 分清闲 ,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 ,能欣赏美景 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参考资料: 唐满光。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 :102- 103。 四、写作背景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苏轼的著名 词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等。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 个儿子,嘉祐二年( 1057 )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 翔府判官。熙宁二年( 1069 ),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 王安石政见不合 ,反对推行新法 ,自请外任 ,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 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 ),罹 “乌台诗案”, 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 )团练副使 ,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 , 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 );4 个月后,迁为礼 部郎中;任未旬日 ,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 , 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 1089 )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 州。元祐八年(1093 )宋哲宗亲政 ,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 ),再

文档评论(0)

掌心教学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