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贝氏体钢轨组织性能研究PPT课件会计学第1页/共23页前 言国外贝氏体钢轨的研究已经经历了数十年,国内只是 在近几年才引起钢轨生产厂家及铁路部门的重视,并在铁路辙叉叉心的生产和使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多年研究,国内外基本形成共识: 贝氏体钢轨为解决钢轨的滚动接触疲劳问题带来希望,但耐磨性能不尽如人意开发耐磨及耐接触疲劳性能都优异的贝氏体钢轨第2页/共23页贝氏体钢轨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贝氏体钢轨的残余应力及其研究 贝氏体钢轨在即有铁路上应用 第3页/共23页1.贝氏体钢轨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化学成分:C-Si-Mn-Mo合金系钢轨组织研究组 织:无碳化物贝氏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贝氏铁素体+(M-A)岛,贝氏铁素体大多呈板条特征,所占比例在80%以上,利用薄膜法和萃取复型的方法观察,均未发现任何形式的碳化物。场发射透射电镜FEM-TEM(JEM-2010F)观察:板条之间的组织形貌及衍射花样,确认板条之间的组织是残余奥氏体。20μm200nm200nm( 1 3 1 )( 1 1 1 )( 2 2 0 )(0 0 0 )[112]r-FeLλ=18.2mm·A第4页/共23页 轨头金相组织 轨头贝氏铁素体形貌 轨头贝氏铁素体形貌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及标定 第5页/共23页试样状态未变形拉伸产生3%塑性变形试样疲劳试验500万次(-40℃)交变应力:±280MPa+350MPa残余奥氏体含量14.811.814.4 采用磁性法定量分析钢轨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试样经3%塑性变形后残余奥氏体含量比拉伸前减少了3%,说明未变形组织中20%的残余奥氏体发生了转变 第6页/共23页贝氏体钢轨性能指标牌号Rp0.2N/mm2RmN/mm2A%KIC平均值MPa m1/2(-20℃)AB1≥900≥1180≥12≥40钢轨的特点:强度级别达到淬火珠光体钢轨的水平,屈强比较高,强韧性匹配比较好,韧塑性优于珠光体钢轨。第7页/共23页钢轨力学性能试验温度拉伸性能(轨头)冲击韧性Aku,J轨头踏面硬度HBRP0.2N/mm2RmN/mm2A%Z%轨头纵向轨腰横向室温11001270164076 72 8878.779 86 8683.7363 375107012501232-20℃1153131217.554.553 56 7260.356 58 6158.3-1134130616.555.5-40℃1198131519.056.542 26 403646 47 5449-1188130520.559.0贝氏体钢轨室温强韧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20℃、-40℃的环境中仍保持着较高的韧塑性,且拉伸强度有所提高-40℃冲击韧性比热处理珠光体钢轨的室温冲击韧性(约20J)有很大提高贝氏体钢轨的硬度达到了热处理珠光体钢轨的水平 第8页/共23页贝氏体钢轨断裂力学性能-20℃断裂韧性满足贝氏体钢轨KIC≥40 MPam1/2的要求。钢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mm/GC断裂韧性KIC,MPam1/2△K=10MPam1/2△K=13.5MPam1/2室温-20℃-40℃minavminavminavAB114.531.268.470.251.552.942.643.2U75V10.124.035.437.830.035.5相关标准TB2344≤17≤55≥26≥29第9页/共23页2.贝氏体钢轨的残余应力及其研究熔炼号轨底部位647903425D6857*3175D6857*343现行珠光体钢轨的技术要求≤250 贝氏体钢轨残余应力的检定部位为轨底中心,轨底中心的残余拉应力最高达350MPa,超过了现行珠光体钢轨技术条件的要求。第10页/共23页控制贝氏体钢轨矫前弯曲度的研究 降低贝氏体钢轨的矫前弯曲度,贝氏体钢轨的残余应力并没有明显降低落锤性能的研究 残余应力对贝氏体钢轨的落锤性能未造成影响第11页/共23页模拟钢轨轨底疲劳受力状态的研究试验条件:疲劳交变应力为±280MPa +350MPa试验温度-40℃经500万次试验试验结果:试样完好无损试验后进行的残余奥氏体检验表明:残余奥氏体量与试验前相比基本未发生转变贝氏体钢轨在铁路营运状态下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基本能够保持稳定第12页/共23页铁科院相关研究 铁科院就所掌握的有关残余应力的资料对贝氏体钢轨与普通珠光体钢轨进行了较全面的、客观的分析 结论是:贝氏体钢轨的强韧性及疲劳性能明显优于珠光体钢轨,有益地补偿了较高的残余应力;贝氏体钢轨不会产生轨腰劈裂。钢轨试铺的研究 贝氏体钢轨在既有铁路线路上试铺运营至今未发现由于残余应力而引起的钢轨失效现象。第13页/共23页3.贝氏体钢轨在即有铁路上应用 沈阳铁路局焊接以后在沈山线(客货混运,年通过总重约1亿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