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五课 各种景别的拍摄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各种景别的特点,分析各种景别的不同;熟悉和掌握各种景别拍 摄的技巧。
重点:
各种景别的比较
难点:
各种景别拍摄的技巧
教具:
照相机、多媒体
教学程序:
画面景别,是指被摄主体画面形象在画面中所呈现出 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照相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摄影镜头的焦距长短。也就是拍摄 距离。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变化 的关系。拍摄距离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 化。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
含的空间范围。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
可使画面形象的大小产生改变,距离接近则影像放大,景别变小;反之,则景别变大。另一方面,在照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不变,利用改变摄影镜头的焦距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规律是摄影镜头的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反之, 画面景别越大。
景别的划分:在理论上,景别的划分并没有一个科 学的定义,它只表达一个概念。其原因就是衡量画面景别的标准不一致。有的以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为标准,凡表现主体全貌的即为全景;有的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整体即为全景,也有以成年人的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中表现出的截取人体部位某一范围来划分景别。目前,多数人同意用成年人的身体作为划分景别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把景别分为五级,即远景、全景、中近、近景、 特写。
不同的拍摄景别用于表现不同的效果和主题,不同的景 别的拍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不一样。
一、中景的拍摄
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
中景画面的特点:景别小、景物的亮度变化不复杂。这
种画面主要表现的是被摄体的细部层次、表面质感,色彩还原,以及神情的表达。但是对于整个画面环境表现的并不多, 这种画面有利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
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 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 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中景主要是用 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如用中景拍摄
,.
,.
,.
,.
中景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
中景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
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 感情交流和联系等。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 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
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表
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
1、拍摄距离的确定
人注意的部分,如人民大会堂的中景,可能是突出正门的一
排有气势的廊柱。中景人物中,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中的主 要部分。
由于中景的景别比较小,所拍摄的物体比较大,所以照相机距离被摄体的距离不能太远,如果距离太远就会因拍摄 到过大的背景影响到主体,而如果过近也同样会影响到主体。拍摄中景时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一般以 3~5m 为宜。
2、焦距的确定
由于中景所拍摄的被摄体一般比较大,根据焦距与物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就不然看出,拍摄中景时不会用到短焦距镜 头,一般采用标准镜头或中焦镜头,也就是焦距在 50~ 100mm 之间的镜头。如果使用变焦镜头,拍摄时就更加自如了。
,.
,.
,.
,.
3、曝光的方法
由于中景画面中除了主体外还有一定的背景,如果使用平均测光,肯定会因为背景的存在影响到测光的准确性,所 以在拍摄中景的时候一般采用“近测法”,也就是靠近主体 进行测光,这样,主体的绝大部分就可以充满画面,避免了 背景对主体的影响。当然,在测光完毕后还要退回原来的拍 摄位置上,按照刚刚近测的数据进行曝光。这种方法在拍摄 中景人像的时候最为常见,一般近测的距离在 10~30cm 之间。
4、主题与背景的关系
中景景别的背景一般都会有烘托主体和深化主题的作
用。但过于杂乱的背景会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弱化主体的 表现力,而过于简单的背景又达不到烘托主体的作用。所以
,.
,.
,.
,.
在拍摄中景画面的时候要注意背景的选择和安排,如图所
示。
二、近景的拍摄
近景是指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它与中景相比,画面表现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内容也更趋单一。它主要是用来表现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如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做作业、做实验;老师讲课、写板书、做演示实验等。这是课堂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景别。
,.
,.
,.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200道(打印版).docx VIP
- 2025年(第八届)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大会:规模化分布式资源接入的新型配电系统运行控制技术及应用.pdf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5).docx VIP
- 矿山风险管控方案.docx
- 牛津译林版(2024)三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pdf VIP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4).docx VIP
- 2024年03月[南宁]中银香港旗下中银金融服务(南宁)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高一【化学(人教版)】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课件.pptx VIP
- 高一【化学(人教版)】氯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课件.pptx VIP
- 颜斶说齐王.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