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法律或法学”中“诉讼法”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19800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 2 一、关于诉讼观念 2 二、诉讼观念的变革:刑事诉讼制度先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8 (一)必然性论证 9 (二)可行性论证 10 三、技术推进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 12 四、结语 16 注释 16 文2: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约束与观念变革 19 一、可持续发展内涵辨析 20 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约束 22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变革 24 参考文摘引言: 27 原创性声明(模板) 28 文章致谢(模板) 28 正文 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 文1: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 《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改目前再次成为理论探索热点。对于1996年《刑事诉讼法》存在的缺陷及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论及实务界迄今为止已形成大体上的共识,而对何时改,如何改的问题则分歧林立。权力话语与权利话语的分歧、法律人与普通人的分歧、法律共同体中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分歧,均足以影响甚至阻碍《刑事诉讼法》修改进程及结果。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推进法治进程的难度。而这些分歧的存在,仅以利益分歧来概括显然过于狭隘,诉讼观念的分歧必定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即从这一角度来探讨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观念变革问题。 一、关于诉讼观念 观念是一个多义的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概括地说,观念泛指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即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对该事物、现象的态度、情感、主观评价等。作为诉讼文化中与诉讼制度相对应的范畴,诉讼观念主要是指人们关于诉讼制度和诉讼现象的认知、情感及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诉讼制度预期的总和。从浅的层面看,诉讼观念只是人们对诉讼制度及与该制度相关知识的一种认识;从深的层面看,它是一定物质条件下生活的人们基于自己的特定需求及对诉讼规律的基本认知而产生的对诉讼制度附加的一种期望。诉讼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诉讼认知和诉讼预期及行为选择模式。诉讼认知又表现为诉讼评价、诉讼情感、诉讼心理。 研究诉讼观念的意义在于:揭示一种相对于诉讼制度而存在的,潜藏于一个特定文化体(如一个国家或民族)内,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行为起到潜在的和实际的引导作用的力量。它提醒人们在进行诉讼制度研究(包括制度的创新、移植等内容)时,除应关注制度本身的问题外,更应该重视这种创新或移植的东西与一个社会的文化要素的亲合性。诉讼观念的研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它将影响改革的模式设计,并影响改革的进程。 我国传统刑事诉讼观念具有如下特征: 1.诉讼目的上的一元观。诉讼目的上的一元论者认为,刑事诉讼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打击犯罪。当然,为了正确认定案件事实,打击真正的犯罪,应当对案件当事人的权利进行保护,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以控制犯罪为本。我国刑事诉讼一元目的观的形成既有历史传统方面的原因,也有近代国家主义、规范法哲学的影响。就历史传统而言,中国几千年的皇权主义政治秩序阐释给人们的法的理念即是“法者,刑法也,所以禁强御暴也。”[1]近代以来,传统的法一刑一统的法秩序模式被打破,而近代法律体系的建立,却没能打破传统法治观念的传承。在前苏联取缔私法,独倡公法的立法模式影响下,暴力主义与我国传统的集权主义产生了先天性的内通。特别在刑事领域,法仍被看成是统治工具,继续履行着“禁强御暴”的职责。在我们把法定位为“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国家的暴力工具”时,刑事诉讼目的的一元化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的规定,所显露的诉讼目的一元化倾向不言而喻。打击犯罪独行,保障人权跋腿,审理对象客体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及实践的客观现实。 2.诉讼的价值目标上的实质正义观。实质正义观强调个案的实体处理结果,司法审判的公正与否依程序之外的标准来衡量。我国诉讼传统中的实质正义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近代以前我国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程序法律制度;二是在司法实践中,当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发生冲突时,牺牲的总是程序正义。从古代的登闻鼓制度到今天的再审、申诉制度,无不体现了我们追求实质真实的理念。按照韦伯的说法,这种不以体现普遍正义为价值目标和评判标准的传统,具有非理性的特征。实质正义观将追求个案的实质正义作为刑事诉讼的基础价值目标,其结果必然导致程序在应用层面上的废弛,以及制度外权力对刑事诉讼的广泛渗透。医治的良方是,在观念上将最高价值目标与基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