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专题复习三 科举制度的发展课件 人教.pptVIP

2022七年级历史下册 期末专题复习三 科举制度的发展课件 人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河北专版七年级下;专题知识归纳;阶段;阶段;阶段;阶段;;1.【图表解读】《唐书》记载的唐朝800多名进士的出身占比,如下图所示。由此图示可知(  ) A.唐朝依然延续了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B.唐代科举制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C.士族、小姓子弟与寒门子弟中进士人数一样多 D.唐朝科举考试进士来源分布很不平衡;【点拨】根据图示内容可知,出身为士族子弟的进士多于小姓、寒门子弟,表明进士来源分布很不平衡,D符合题意。唐朝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隋朝之前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A不符合题意;寒门、小姓子弟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B不符合题意;图片显示士族子弟多于小姓、寒门子弟,C不符合题意。故选D。;2.【史料解读】《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点拨】从材料中可以看到,明朝的科举制沿袭了唐宋的考试科目,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但未发现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3.【主题概括】七年级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天下英雄入伍,其中以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八股之害等于焚书”等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B.君主集权的极度膨胀 C.中国近代化因素产生 D.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4.【事件辨识】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5.【人物辨识】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了约1300年。其间,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开创了殿试制度,经历了八股取士。进士科的创立者、殿试制度的创立者以及八股取士的推行者分别是(  ) A.隋文帝、唐太宗、朱元璋 B.隋炀帝、武则天、朱元璋 C.隋文帝、武则天、朱熹 D.隋炀帝、唐太宗、朱熹;6.【原因探究】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多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 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7.【史料解读】“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  ) A.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了君主的统治;【点拨】从材料中 “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可以得出结论——稳定君主的统治。;8.【意义探究】明清时期实行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抑制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发展 D.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9.【意义探究】科举制度自隋朝以来一直为封建统治者所沿用,有人认为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也有人认为科举制对人才的毁灭比焚书坑儒还严重。下列对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所起作用的评价,较为客观全面的是(  ) A.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 B.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C.宋代及以前基本上起积极作用,之后尤其是明清弊端丛生 D.科举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为皇帝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奴仆;10.【河北衡水期末】制度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制度僵化则阻碍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 ——摘编自《通志》卷二十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是什么制度。;【答案】制度:科举制。;材料二 明太祖所颁禁例中有一条内容为:一切军民利病,工农商贾皆可言之,惟生员不可进言。意思就是:明朝时期,严禁学生议论政事。;(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选官实行什么制度。有什么危害?;【答案】制度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危害:加强了对人们的思想控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脱离实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应试录取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材料三 雍正八年的“清风不识字”案流传最广。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之子,也是顾炎武之甥孙。雍正八年,徐骏在奏章里将“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将其革职。后又有人揭发他的诗集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句,被认为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魏魏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001331000010
认证主体仪征市联百电子商务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6771U5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