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果冷藏使用防腐保鲜剂指导意见
一、防腐保鲜剂是果品行业产后减损、优化供给、提质增效的主
要举措
(一)可大大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率。防腐保鲜剂对于延缓农产
品变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10年间,我国大宗粮油产后损失由10%
左右降低到6%以下,畜禽宰后损失由10%降低到8%以下,大宗果蔬
产后损失由30%左右降低到25%以下,这其中防腐保鲜剂的作用不可
或缺。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约有8000万吨蔬菜、水果腐烂,造成
的损失总价值近800亿元,果品总贮量约2100万吨,减损5%就相当
于增产105万吨。即使是冷藏设备十分普及的欧美国家,近些年防腐
保鲜剂的用量每年仍以3%的平均速度在增长。
(二)可保障果品长距离运输流通和错峰上市。正是由于采取了
防腐保鲜措施,才使得果品呈现出 “区域集中生产、全国跨区流通”
的局面,满足了不同时节、不同区域消费者对果品多样性的需求。如
葡萄秋天采收后经1-甲基环丙烯处理,可延长贮藏期6个月到来年
春天,让消费者吃到较为新鲜的葡萄。
(三)可保持果品品质和卖相,提升果品价值。防腐保鲜剂的使
用可显著延缓果品产后呼吸作用,减缓果品劣变,保持品质。
二、果品采后防腐保鲜剂使用情况及其安全性
(一)果品防腐保鲜剂登记管理情况。我国在果品上使用的防腐
保鲜剂主要是杀菌、保鲜、抑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药类和防腐、
被膜、乳化剂的食品添加剂类,农药类登记了11种有效成分 (包括
甲基硫菌灵、抑霉唑、咪鲜胺、1-甲基环丙烯、噻菌灵、双胍三辛烷
苯基磺酸盐、乙烯利、枯草芽孢杆菌、几丁聚糖、异菌脲、吡唑醚菌
酯),用于果品采后真菌病害防控和保鲜等。GB2760-2014 《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18类食品添加剂 (包括对
羟基苯甲酸类、2,4-二氯苯氧乙酸、二氧化硫类、聚二甲基硅氧烷
类、联苯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果蜡、氢化松香甘油酯、山梨醇
酐类、山梨酸类、松香季戊四醇酯、稳定态二氧化氯、乙氧基喹、蔗
糖脂肪酸酯、紫胶、肉桂醛、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类、巴西棕榈蜡),
用于新鲜水果的表面处理,防止腐败变质、延长贮藏期。
(二)果品产后防腐保鲜剂使用现状。我国大宗水果主要有苹果、
柑橘、梨、香蕉等,苹果采后多使用紫胶被膜或1-甲基环丙烯保鲜;
柑橘贮藏品种多使用咪鲜胺、抑霉唑;梨使用1-甲基环丙烯保鲜;
香蕉使用较多的是咪鲜胺、噻菌灵。果品产后防腐保鲜剂的使用主要
在贮藏和运输环节,直接上市销售的果品一般不使用,如本次媒体报
道的广西沃柑,据调查约有50%的沃柑直接上市销售,不需使用防腐
保鲜剂,且随着国家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逐步加大力
度,产地快速预冷、冷藏/气调贮藏、低温配送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
果品保鲜度,产后防腐保鲜剂的使用也会随之减少。
(三)果品产后使用防腐保鲜剂的安全情况。目前果品中允许使
用的防腐保鲜剂均属于食品级添加剂和低毒农药,如巴西棕榈蜡等6
类作为被膜剂均为食品级果蜡,只要按规定用于果品保鲜,果品的安
全性是有保障的。2019-2020年全国柑橘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数据显示,
部分沃柑中虽有检出咪鲜胺、抑霉唑等残留,但咪鲜胺残留量在
0.011-0.55 mg/kg之间、抑霉唑在0.061-1.94 mg/kg之间,均在国
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范围内。
三、果品产后防腐保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目前果品防腐保鲜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从硬件设施上看,我
国冷库建设起步晚、投入低,结构和配置不合理,果蔬贮存量仅占全
国冷库库容总量的25%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二是从监管
上看,果品从产后到餐桌要经过贮藏、运输、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链条长,难以有效衔接,且个别果农、经营者严格按照防腐保鲜准则
使用意识差,认为不超标就是不违法,监管难度大。涉及的防腐保鲜
剂种类多、用途各异,相关部门技术和操作规范缺少统一标准体系。
三是从消费者认知上看,部分消费者易受不实舆情误导,对果品产后
防腐保鲜剂的使用存在误解,认为只要使用防腐保鲜剂就不安全,一
定程度助长了谣言的传播,损害产业健康发展。例如,香蕉采后在产
地进行保鲜液浸泡处理的视频几乎年年都有,一到香蕉上市的季节就
会出现,但实际上香蕉防腐保鲜处理有标准可依且保障安全。基于以
上问题,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强化果品产后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构建。建议进行冷链物流防
腐保鲜标准体系修订,为我国冷藏运输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标
准。按照《食品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