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评价标准物: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 同时检测出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同时检测出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方法:ATP生物荧光 ATP——三磷酸腺苷 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和有机体内,如体液、食料和微生物等 生物荧光——自然反应发光 荧光素酶与ATP反应持续数秒 使用仪器测定发光量 并输出为数字 测试方法简单 ,应用广泛 检测原理:当向ATP加入名为虫萤光素/荧光素酶的试剂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引起ATP发光。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ATP生物荧光 目测医疗器械: 紫外线和荧光粉或荧光液体检查: 把器械染上荧光粉或液,正常清洗,然后用紫外线灯照,可以清晰的看出未洗干净的地方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关于器械清洗效果评价 第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前言 医院是病人诊疗疾病的场所,也是各类微生物聚集的地方,而且诊疗中要使用各式各样的医疗器械,所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及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清洗消毒的重要性 清洗消毒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除去被清洗消毒器械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使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适合进一步的处理和使用的要求。 特别注意的是清洗消毒不合格,会造成灭菌失败引发医院感染事件,曾经被卫生部通报批评。 所以正确、彻底的清洗消毒医疗器械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三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事件回眸: 2007年1月,某医院发生一例手术 后气性坏疽感染事件,经调查证实,因手 术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器械上残留有机 物,致使灭菌失败,造成气性坏疽感染病 人死亡。 第四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事件回眸: 2008年9月,某医院发生严重医院 感染爆发事件,9名新生儿感染,8名死 亡。经专家调查,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 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清洗消毒方法,医务 人员手卫生不规范,对部分医务人员手、 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检 测,发现细菌严重超标,被致病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霉伯杆菌污染,被 新闻媒体披露,被卫生部通报批评。 第五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事件回眸: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某 省中心卫生院的38名剖宫产患者中,共 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卫生部调 查确认,该院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存 在血迹等原因,造成手术器械灭菌不合 格,从而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 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被卫生部通报批 评。 第六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器械清洗的目的 降低器械上微生物负荷; 去除器械上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控制包装区的污染,达到环境标准要求; 确保灭菌达到无菌保障水平 清洗质量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前提 第七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降低微生物负荷 去除大多数微生物后,再进行消毒和灭菌,才能有效的达到消毒灭菌效果;去除微生物滋生的条件,阻碍残留的微生物繁殖减少热源的产生(革兰氏阴性杆菌灭活后,细胞壁释放的内毒素) 第八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去除有机物或杂质 覆盖在器械上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灭菌剂不易穿透,有效的保护了细菌芽孢。使用中脱落在病人的体内(转移其他病人),可引起脏器粘连和伤口内感染,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第九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生物膜 生物膜(Biofilm, BF)是细菌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式,细菌在不利生长的环境下产生藻酸盐多糖,使细菌相互粘连形成的膜状物。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腔隙的各种诊疗器械,操作后会附着大量的有机物(血迹、粘液、分泌物),如不能被彻底的清洗干净,细菌就会在器械表面或内腔形成一层生物膜,它们的生长方式与悬液中的细菌差别很大,可阻止消毒剂的穿透,导致消毒失败。 生物膜内的细菌对杀菌剂的抗性比悬浮的细菌高1000倍。 第十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法规对清洗质量的要求 第十一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WS310.3 4.2清洗质量的监测 4.2.1 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4.2.1.1 日常监测 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4.2.1.2 定期抽查 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第十二页,共四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WS310.3 4.2清洗质量的监测 4.2.2 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4.2.2.1 日常监测 应每批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