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王阳明第二集.docx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集困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隔着时间的迷雾阅读王阳明的文字是我接近他的必由之路,那首据说留在武夷山寺院墙壁上的《泛海》诗,在后世传播很广,穿过看似豪放不羁的诗行我似乎窥探到青年王阳明身上的某种复杂性,他内心充满困惑,但始终不肯放弃探索。那些视荣每为浮云的年少轻狂的言语和行为,似乎是王阳明向这个世界发出的追问和质询。而夜静海涛三万里的夸张词句却留下了谜题,让人去猜测一场或许是虚构的生死迷途。 眼前这座巨大的宫殿建筑建于六百多年前,这片如今作为世界著名博物馆而存在的空间遗迹为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触摸那个遥远的明帝国提供了一点想象的依据,时间改变了很多事情,但在这里仍然依稀可寻大明王朝远去的背影。我当然不奢望在故宫护城河的水波里望见王阳明的青春身影,但水面倒映的角楼与宫墙还是让我可以更好地对历史展开视觉联想。因为状元父亲在朝为官,王阳明的青少年岁月在京城和江南故乡两地度过,彼时正逢弘治皇帝当政,天下小康百姓富庶,史家称之为“弘治中兴”,在那段难得的和平安乐的时期王阳明读遍了父亲书架上的儒学典籍,饱读诗书的王阳明21岁就乡试中举,却在随后的两次京城会试中都落榜,面对旁人的惋惜他却不以为意,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这并不是一时间的大话,王阳明后来曾对门人徐爱说,君子穷达,一听于天,但既业举子,便须入场,亦人事宜尔,若期在必得,以自窘辱,则大惑矣。可见他对科举早有清晰的认知,考取功名并非最终目的,只不过是博一张学以致用的入场券而已。 眼前这条小街再普通不过,只有路牌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是明清两代读书人的鱼跃龙门之地,每隔三年的早春二月各地的举子都纷纷聚集到贡院参加春闱,在弘治十二年的春风里,28岁的王阳明跃过龙门考中进士,白衣书生的生涯即将结束,莫测的仕途在等他入场。他还真的没有把考取进士这件事情当作是一个头等大事来抓,当作是一个头等大事来做,他倒反而是借此机会四书五经读遍,所以孟子一句话,叫达则兼济天下,你要兼济天下你必须达,必须达就必须考科举,如今的午门已是各路旅行者的旅游打卡地,但对踏入仕途不久的王阳明来说,却是人生磨砺的起始处。满怀治国雄心的他险些因午门外的四十廷权丢了性命,那是弘治十八年给大明王朝带来短暂美好时光的弘治帝轰然驾崩,15岁的太子朱厚照登基,改年号为正德。无论翻阅正史还是野史,都很容易读到关于正德皇帝专宠宦官和沉迷玩乐的记述,以大太监刘瑾为首的八人宦官集团,号称“八虎”,基本把持了当时的朝政,一手遮天,至于宦官专权的情节,为各种历史影视作品所热衷,无须我们在此再多作演绎。总之初入官场的王阳明卷入了戴铣等人上书弹劾大太监刘瑾的政治风波,作为远离权力斗争的一名兵部六品官员,他挺身而出概然将自己投进政治旋涡的中心,去殉自己心中认定的正义。你这个王守仁是何许人也,是不是,这个时候还敢来说话,打、抓来,那就是所谓的廷杖,那就是打板子,打完了以后丢进死牢。那么这个事情是王阳明人生整个过程当中在政治上遇到的第一次大挫折。刘瑾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去是对王阳明的一种成全,使他由长期和士大夫这个圈子里头,跳出来体验最底层民众的这种生活,所以对他一生带来极大的影响。 臣间君仁则臣直,大舜之所以圣,以能隐恶而扬善也。今在廷之臣,莫不以此举为非宜,然而莫敢为陛下言者,岂其无忧国爱君之心哉,惧陛下复以罪铣等者罪之,则非惟无补于国事,而徒足以增陛下之过举耳,然则自是而后,虽有上关宗社危疑不制之事,陛下孰从而闻之,陕下聪明超绝,苟念及此,宁不寒心,伏愿隆下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圣德昭布远迩,人民胥悦,岂不休哉? 除了档案馆里留存的奏章,如今我们已经无法找到王阳明曾经留在这座城市的其他痕迹,但我们知道他在这里留下了青春的激越、彷徨和失意,但更多的是内心的执着追寻。很显然明哲保身的官场文化并未溶解掉一个人天性中的耿直、叛逆和追寻道义的自我意识,这一年王阳明35岁,已不再是那个日夜格竹、策马关外的狂放少年,但初心始终未曾改变,宦官乱政之际本可以保持沉默的他发自内心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宁可舍身,也要取义。正德元年腊月,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拖着承受四十廷杖后的伤痛身体,王阳明被投入诏狱,有文献记载,当时担任礼部侍郎的父亲王华,得知消息后说出一句:吾子得为忠臣,垂名青史,吾愿足矣。这句在今天看来有些迁腐的话其实透着一个父亲彻骨的绝望,毕竟很多人进了锦衣卫大牢都没能活着离开。这场弹劾风波主角之一的戴铣就是廷杖之后伤重不治死于狱中。可以想象王阳明在狱中度过的那个丁卯新年应该是他生命中最难忘的一个新年,我们今天得以重返那个暗无天日的空间,全都有赖于王阳明留下了记录当时心境的《狱中诗十四首》,透过充满生命力的诗句我们足以感知王阳明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修复身体和精神所遭受的创伤。

文档评论(0)

188****96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