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战——每周必背古诗两篇《石钟山记》《登泰山记》.docxVIP

高考语文备战——每周必背古诗两篇《石钟山记》《登泰山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备战一一每周必背古诗两篇《石钟山记》《登泰山记》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语气助词)下(名作状,在下面)临(靠近)深潭,微风鼓(振动 吹起, 名词作动词)浪,水石相搏(撞击),声如洪(大)钟。是(这) 说也,人常疑之。今以(把)钟磬置(放)水中,虽(即使)大 风浪不能鸣(使……发出声音)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才) 访(寻访)其遗(遗留。动词)踪,得(找到)双石于潭上(句 式:状语后置),扣(敲打)而(连词表承接)聆(仔细听)之, 南声函胡(通“含糊”),北音清越,袍止响腾(传播),余韵 徐(慢)歇。自以为得之(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的原因)矣。然(但 是)是(这)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句式:定后句), 所在皆是也,而此独(惟独)以(用)钟名(命名名作动),何 《水经》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语气助词) 哉? 译文:《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 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 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 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 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 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 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 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 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从)齐安舟(用船。名为状)行 适(到……去)临汝,而长子迈将赴(赴任,就职)饶之德兴尉, 送之至湖口,因(因而,于是)得(能够)观所谓石钟者。寺僧 使(派)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其中的)一二扣之,硅硅焉 (形容词尾),余固(仍旧,还是)笑而(连词表修饰)不信也。 至莫(通“暮”,晚上)夜月明,独(单独)与迈乘小舟,至绝 壁下。大石侧(倾斜)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抓,扑。 动词)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句式被动句),磔磔云 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句式;状语后置句),或 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欲还,而大声发于 水上(句式状语后置句),噌肱(这里形容钟声洪亮)如钟鼓不 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裂缝),不知其浅深(深度 那里”), 至两山间, 间是空的。 深(深度 那里”), 至两山间, 间是空的。 深(深度 那里”), 至两山间, 间是空的。今:天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森坎镇辂形容词作名词),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 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而为此也。舟回 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古:中 深(深度 那里”), 至两山间, 间是空的。 今:天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森坎镇辂 (簌坎,击物声。键格,钟鼓声)之声,与向之噌眩者相应,如 乐作焉。因(于是)笑谓迈曰:“汝识(通假字识二志,记住) 之乎?噌咳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森坎镇辂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宾语前置)! ” 译文: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 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 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硅硅的响声,我仍旧 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 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 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 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 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 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眩的声音象击鼓 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 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 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 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 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跋坎健馨的声音,跟先前噌眩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 “你明白吗?发出噌眩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嶷坎 隹辂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不目(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见耳闻,而臆 断(主观猜测去推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大概) 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名作状,在夜里) 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指用文字表 述、记载)。此世所以(……的原因)不传也。而陋者(浅陋的 人)乃以斧斤考(敲击)击而求之

文档评论(0)

183****53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305113400003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