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和现代汉语语法有关的考点;01;;一、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表形状: 大、高、胖、瘪、细、壮;
表性质: 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表示状态: 快、浓、满、多、迅速、悄悄。;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确数:1、2、3、一、二、三、壹、贰、叁、 二分之一、3.45;
概数: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序数: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3.连词: 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4.助词: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语法意义。
结构助词:的、地、得;
时态助词:着、了、过;
其他助词:所、连、们、似的
语气助词:的、呢、吧、吗、啊、罢了、啦等
;二、短语 ;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
定语+中心语:代+名、数量+名、形+名、名+名、动+名、名+动、动+形
如:我的老师、一个顾客、伟大的人民、昨天的事、前进的步伐、经济的逐步发展、分析的精确;③动宾短语——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
如: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 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等。 ;正确区分“的”、“地”、“得” ;⑤主谓短语——词和词按照陈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 ⑦复指短语——由两个所指意思基本一致的词构成的短语。
如花城广州、伟大领袖毛泽东、酒仙李白、智多星吴用、小明他们、天王刘德华等。
⑧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语。
如去踢球、去领书、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买菜回来、打靶归???等。
⑨兼语短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合构成的短语。
如叫你不要讲话、让他把话说完、引狼入室、请君入瓮、引人入胜、使羊将狼、放虎归山等。;⑩特殊短语:
1.“所”字短语。
如:所讲的、所见、所想、所不愿看到的等;
2.“的”字短语。
如:我们的、看见的、婆婆妈妈的、匪夷所思的等;
3.能愿短语。
如:能看见、会说话、愿意听命、可以出发、宁可缺席等;
4.数量短语。由数词和量词组合成的短语
如一群、一条、一箩筐、两趟、四十年。;判断下面的短语类型;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例如:
参加今年高考的学生通过积极的应战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如何划分句子成分?;复杂单句类型;四、何为复句?;四、何为复句?;判断单复句的方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复句还是单句:;复句变单句:将几个分句的谓语合并,相同的词语合并,以其中一个短语作主干,把其余的短句变成短语作修饰成分,有的作定语,有的作状语,根据不同的语意而定。
例: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答案:他是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年轻,他帅气,他强壮。;拓展运用:大展拳脚;学习任务:
1、请完成一轮复习书P173第3题:把下面一组短句组成一个复杂的长单句。
2、在阴云密布、狂风怒吼、似乎迎来了世界末日的昨天下午,已经被小红斤斤计较的行为和火山爆发般的暴躁脾气彻底弄崩溃的哥哥小明浑身颤抖地看着当时同样被小红过激言行激怒的妈妈在不分青红皂白地用石头砸碎手机屏幕后哭喊着跑出乱成一团的屋子。(请把这个长句变成10个短句);五、何为句群?;学习任务:
请完成一轮复习书P173第1题和第2题。;;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越来越重视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比如,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中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断等试题;作文题(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仿写题(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需要思考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在整个学习阶段,学生并没有系统地学习逻辑推理方面的知识,缺少科学系统的逻辑推理训练。在这种状态下考查考生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更能看出一个考生的思维水平的高低,也可以充分发挥高考为高校选拔和输送人才的目的。可以预见,未来高考还会继续加强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并且题型会越来越丰富。因此,研究逻辑知识和语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高考专题指导 (知识建构迁移)小说专题复习 课件.pptx
- 语文高考作文预测 (知识建构迁移)常识与突破常识 课件.pptx
- 重力势能 课件 (知识建构迁移)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主题4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3课时)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 课件(中图中华地图版·沪教2022).pptx
-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课时) (知识建构迁移)高二地理上学期 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 (知识建构迁移)高二地理上学期 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 (知识建构迁移)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走进桂林山水课件 (知识建构迁移)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包身工》 (知识建构迁移)高二语文 课件(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2022年新高考I卷真题解析 高考英语真题深度解析与变式训练.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