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第 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主备:肖丽 课时计划:2 课时 一、内容及其解读: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郑和下西洋,包括三方面的内 容:郑和下西洋的条件、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其核心是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通过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阐述了明朝前期的政治 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特点。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充分利用文献资料、《郑 和下西洋路线》的图片,明确地讲解出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历史范围。 教案的重点是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特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是问题教案法、 启发式教案法、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图表展示法、 自主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呈现 。 二 、目标及解读 1、目标定位 : (1 )学会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 (2 )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 (3 )探究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目标解读: 学会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也就是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 归纳其原因 。 (2 )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也就是要掌握郑和下西洋时间、目的、路 线、意义。 (3 )探究郑和下西洋的特点。也就是通过与欧洲航海家的航海的对比 ,从时 间、规模、次数、范围等方面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难以记住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郑和 能成功地实现远航的原因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 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 ,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样 ,会给学生的学 1 / 7 习带来不便。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制成课件,将航 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对于下西洋的原因,主要通过大量 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西洋的特点目标解读学会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也就是要从主观和客观 四、教案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这样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的理清本课 的学习线索。 五、教案过程 导入新课: 2008 年,中国有两件我们要铭记的事:一个是汶川地震;一个是背景奥运 会。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中,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展示奥运会开幕式 中郑和下西洋 的场景照片 ),这是为了纪念明朝时期 中外交往 的伟大壮举——郑和下西洋。在你 了解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中,明朝以前 中外友好往来的史实有哪些? (让学生把 它写出来)。 授新课: 问题一、 “西洋”指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 图: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 案的重点是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特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是问题教案法 知道论丛史出。 问题 1、西洋指什么地方?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明确地讲解 “西洋”的历史范 围——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问题 2、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活动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史书记载 :明,洪武末年时 , “粮仓充实,国家安定”。明,建文 帝时期 , “人民富足,路无拾遗” 。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极盛。 材料二 :明朝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 ,如罗盘针的发明, 的特点其核心是郑和下西洋的条件通过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阐 气象测量的进步 ,航路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 2 / 7 材料三:郑和的祖父和父亲,曾从海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家庭的熏陶, 使他从小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和英勇无比的气概。 西洋的特点目标解读学会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也就是要从主观和客观 请回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郑和能成功下西洋有哪些原因?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 么? 客观:(1 )明朝

文档评论(0)

小橙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