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出血热病毒 ; 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一组疾病,或一组综合征的统称。共同特征:“3H”症状 1. 发热(hyperpyrexia) 2. 出血(hemorrhage) 3. 低血压(hypotension)休克及不同脏器的损害。引起出血热的病毒种类较多,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病毒科,我国已发现的主要有:汉坦病毒、登革病毒及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概 述;汉坦病毒于 1978 年由韩国学者李镐汪等从
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出,分类:
单分子负链 RNA 病毒目(Mononegavirade)
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
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
; 汉坦病毒(Hantavirus)的型别; 汉坦病毒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两种急性传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 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 以肺浸润及肺间质水肿,呼吸窘迫、衰竭为主要特征。;中国是世界上 HFRS 疫情最严重的国家; 生物学性状; 汉坦病毒的形态学特征 ; 生物学特性; 传 播 途 径;黑线姬鼠; 流 行 特 点; 流行季节 ;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 临床典型表现;发热三红酒醉貌,
头眼腰痛像感冒,
腋腭鞭击出血点,
恶心呕吐蛋白尿。;HFRS的部分临床表现: A: 结膜充血;B: 牙龈出血; C: 皮下出血;D: 皮肤淤斑。; 低血压休克期(病程4-6日); 少尿期(病程第5-8天); 多尿期(病程第9-14天); 恢复期; 免 疫 性; 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疱疹病毒
HERPES VIRUS;概述 ;α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HV-1、2型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HV-3型
?疱疹病毒 HHV-6、7型;巨细胞病毒(HHV-5)
r疱疹病毒 EB病毒(HHV-4型)和HHV-8型
;α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增殖速度快,引起细胞病变,宿主范围广,如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等,还可在感觉神经节内建立潜伏感染。
β疱疹病毒(如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7型)宿主范围较窄,生长周期长,感染细胞形成巨细胞,能在唾液腺、肾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建立潜伏感染。
γ疱疹病毒(如EB病毒、人疱疹病毒8型)宿主范围最窄,感染的靶细胞是B淋巴细胞,可引起淋巴增生。病毒可在细胞中长期潜伏,并且具有更明显的致肿瘤性。;正式命名;1.呈球形,有包膜,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核心是双股线状DNA。
2.通过核膜出芽,细胞间桥直接扩散,使感染细胞与临近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
3.在宿主细胞内可增殖感染、潜伏感染、先天性感染,病毒DNA也可与宿主细胞DNA整合,引起细胞转化,与肿瘤密切相关。
4.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外,原发感染多为隐性感染。;疱疹病毒特点 ; 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致病性; 致病性; 致病性; 致病性; 致病性; 致病性;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阿昔洛韦乳膏;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HHV-3); 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 好发年龄 :6-9岁多见,新生儿及成人可见。季节:冬春多发。
传染原:病人为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接触、飞沫、空气传播。
传染性:强!
潜伏期:10-21天
隔离期:出疹前24小时至水痘全部结痂。
预后:良好,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原发感染和潜伏感染; 水 痘; 复发感染;带 状 疱 疹;病名;一般不作微生物检查(临床症状典型); 一般治疗; EB病毒;形态结构类似HSV;增殖性感染产生的抗原:
早期抗原(early ant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