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 囧囧.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各家学说笔记、重点 玄府气液说:玄府是气液运行的通道,这是刘完素对人体生理、病理观的又一独特见解。刘完素对玄府的认识已超越了《黄帝内经》所述的汗孔概念,而是将人体各种组织的腠理统称为“玄府”,并明确地论述了玄府为气液运行之通道,把荣卫、气血、津液在人体脏腑、皮肉、筋骨的玄府中正常运行的生理功能称作“气液宣通”。 亢害承制论:这是《黄帝内经》阐述五运六气间的相互承制关系的理论。刘完素运用这一理论来该识和说明疾病病理现象的本质与标象的内在联系,提出五运之中,一运过极,必有承制之象见之,“己亢过极,则反似胜己之化”,因此,出现似是而非的假象,必须认真对待。 甘温除热法:是李东垣治疗内伤病提倡的基本法则,即用甘温之剂来补益其脾胃,升其阳气、泻其火热的一种治疗方法,他所制的主治内伤热中证的补中益气汤即是以此为基础。 情志疗法:在《内经》情志五行相胜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某些疾病。张子和对此法的运用有其独特的经验。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 伤寒时地议:是缪仲淳论治外感热病时提出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认为古今风气不同,南北水土有异,而且古今人禀赋亦各不同,治疗疾病时可参照《伤寒论》的理论,根据实际发病情况,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主客交:是吴有性的学术观点之一。主。正气;客。邪气。邪气和血脉合而为一。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尪赢,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业已衰微,不能托出表邪,留而不去,因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 治形论:张景岳治病的方法重在“治形”,治形又必以精血为务。他说“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常用药物以熟地黄为主。 (邪伏)膜原:邪从口鼻而入,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也。 12.阳化内风说:是叶天士在前人论述中风病的基础上,提出的肝风内动而致中风观点,他认为“阳化内风”的病机是“身中阳气之变动”指出这种肝风内动,“非外来之邪”。 安谷精生:叶氏对损证中既见有精亏,又不能安谷的病证,即取中、下兼顾的治法,以达到“安谷精生”。治中损贵在“安谷”,理下损重在“精生”。以下损为主的,每以填精药中参入山药、茯苓等,“必胃强加谷者,阴药可以效灵”。以中损为主的,往往在补中药里酌加熟地等,以达到生精的作用。 虫蚁搜剔法:指叶天士认为络病日深,非峻攻可效,须用虫蚁之类辛咸之品,以搜剔络邪,并常用丸剂徐图缓取。其应用虫蚁之理,是“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着,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用药如蜣螂、蜂房、山甲、地龙、螭虫、全蝎等,以此来搜剔络脉,松透病根。总论:1.《黄帝内经》是现存唯一的著作,是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2.各家学说的共同点:①有^承②有取舍③有发展医家一: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后人称他为刘河间,金元四大家之一,代表著作:①《素问病机原病式》②《医方精要宣明论》(又名《宣明论方》)③《三消论》,学术理论:脏腑本气一肺气清肝气温心气热脾气湿肾气寒本气虚则一温清寒燥热玄府气液说一导致“玄府闭塞”的原因:热气怫郁 “主火论”是刘河间学术理论的核心,是刘氏最基本的学术观点亢害承制一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木(五运六气偏亢过极,表现为“胜己之化”的假象)表里双解代表方一防风通圣散、双解散,刘完素在《三消论》中把消渴分为三类:①消渴②消中③肾消,治疗瘠痱代表方:地黄饮子,提出:“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创制治痢疾方一芍药汤,增加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燥病病机(刘完素)医家二: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代表著作:1.《脾胃论》2.《内外伤辨惑论》3.《兰室秘藏》学术理论:认为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主要是1.饮食失节2.劳役过度3.七情所伤,对元气与火的关系,他认为:两者相互制约,一胜则一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创制当归补血汤治疗饥困劳役所致的血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 医家四: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金元四大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儒门事亲》。 学术理论:论病观点:1.因邪致病2.论病重邪3.祛邪安正 “三邪”: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 地之六气一雾、露、雨、雹、冰、泥 人之六味一酸、苦、甘、辛、咸、淡在《内经》“惟以血气流通为贵”基础上,树立血气“贵流不贵滞”的观点。对《内经》所谓“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的病证,他认为“病根在风,当取汗散风,是谓治本”。“出血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故出血者,乃发汗之一端也”调中汤组成:大承气汤加姜、枣(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姜枣)重视药邪致病。“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

文档评论(0)

dajied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