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汉子设计案例.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失败汉子设计案例 自古以来 ,汉字的繁简之争就从不停息。古时官方不承认民间流传的 简体字,将其称为 “俗体” ,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 近代更是进入 白热化阶段 ,上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准备实行第一次 简化汉字试用时,就遭到戴季陶等强烈反对,反对者认为简化汉字会 破坏中国文明 ,危及国家根本 ,也是因为如此 ,国民政府时期的汉字 简化改革不得不终止。 19 世纪, 中国社会发生 巨变 ,清朝腐败没落 ,西方列强入侵 ,正所谓 内忧外患 ,国将不国。许多爱国进步人士为了挽救民族于水火之中进 行了无数探索。和国民教育息息相关的汉字改革问题因此备受关注。 1909 年,陆费 逵就指出 :“教育之盛衰 ,人民之智愚 ,无不视乎识 字之难易。”他认为想要普及教育 ,就要推广更便捷好记的俗体字。 这个观点得到很多支持,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的推动下 ,掀起 了一阵轰轰烈烈的汉字改革。不过因为国民政府没有坚定支持 ,加上 各方流派意见不同 ,导致汉字简化改革阻力重重,发展缓慢 ,后来更 是因为抗战爆发而中断。 1949 年,新 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孙中山说过: “人既尽其才,则百 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而当时中国近 80%的人民都是 文盲或半文盲 ,建国之才何处寻?要想国富民强,就必须全国大力 “扫盲”。 文字改革也随之提上日程 ,经过讨论,文字改革的主要方向定为汉字 简化。在经过多次拟稿和修改后, 1956 年正式出版《汉字简化方 案》 ,这也标志着我国汉字简化的正式实行。 这就是著名的 50-60 年代的汉字 “一简” ,虽然有不足之处 ,但瑕不 掩瑜 ,这次汉字简化非常成功 ,为我国简体中文夯实了基础。后来随 着十年动荡到来,汉字简化工作略有停滞。 直至 1973 年 ,在中央的授意下,文字改革委员会得以恢复 ,并开展 新的汉字简化工作 ,也就是汉字 “二简”。然而 “二简”改革并没有 像“一简”那样成功 ,反而遭来多方批评和反对,于 1986 年正式宣 告废止。 《汉字简化方案》 “二简”改革的失败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 1973 年开始着手起拟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 (草案)》,于 1975 年正式定稿,并上报中央审核。 该草案当时共收录 412 个简化 字,但是中央对此结果并不满意,提出 了希望能多加些简化字的意见。而就是这个意见让 “二简”改革开始 逐渐偏离初心。为了增加更多简化字,委员会可谓绞尽脑汁 ,但事情 远比想象中困难。 “一简”改革中,已经收录和整理了大部分民间流传的俗 。 《二简 草案》里新收录的简化字已经是经过 “挖地三尺”挑选出的民间俗 体。如果再增加,就只能生造了。而且很多常用字经过 “一简”改革 后已经很简化 ,再简化怕是会 “伤筋动骨”, “面目全非”。 《 简草案》经过两年的反复修订 ,终于在 1977 年 12 月正式通过。 12 月 20 日, 《人民 日报》、 《光明日报》、 《解放军报》等刊登该 “ 简”方案。次 日 ,《人民 日报》开始试用二简字进行刊印。1978 年 3月 2 日,教育局宣布开始在教科书上试用 简字。 然而 , “二简字”的试用引发各界人士不同程度地批评 ,其中著名语 言学家周有光对 “ 简字”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他认为很多 “二简 字”纯属生造 ,有的缺胳膊少腿更是难看难认。 如“病”写作 “疒”、 “部”写作 “卩”、“街”写作 “亍”、 “雄”写作“厷”等等;还有些是把多个同音字用一个简化字表示 , 例如 “芭、笆、耙”全写作 “巴”、 “蓖、篦、蔽”全写作 “芘”、 “胧、昽、眬”全写作 “龙”、 “凋、碉、雕”全写作 “刁”等,这 种简单粗暴的简化很容易造成意义混淆。 总之 ,这些字为简而简让人不知所云,反而增加了人们学习的负担。 周有光还和胡愈之、王力等 23 人联名写信要求不要采用《 简草案》 第一表的简化字。在外界压力之下 ,国家于 1978 年 4 月开始宣布停 止“二简字”在报刊、教材以及图书等方面的使用。 同年 ,文改委员会又开展了新的草案修订工作。负责人之一王力提出 “ 简”要遵循约定俗成和合理简化原则 ,切忌为简而简。遗憾的是 修订草案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执行这些原则。 1981 年《 简修订草案》终于修订完成 ,此次草案在征求各界意见时 得到了较为正面的回馈,但在之后几年的研讨中,各方意见不一,导 致最终方案一拖再拖。而民间因为 “二简字”已经出现文字混乱、认 知困难等现象。 国务院最终于 1986 年批准正式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202230300001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