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之卷六十九》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VIP

《旧唐书之卷六十九》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六十九》原文 ○杨绾 崔祐甫 子植 植再从兄俊 常衮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也。祖温玉,则天朝为户部侍郎、国子祭酒。父 侃,开元中醴泉令,皆以儒行称。绾生聪惠,年四岁,处群从之中,敏识过人。 尝夜宴 亲宾,各举坐中物以四声呼之,诸宾未言,绾应声指铁灯树曰: “灯盏 柄曲。”众 咸异之。及长,好学不倦,博通经史,九流七略,无不该览,尤工 文辞,藻思清赡。而宗尚玄理,沉静寡欲,常独处一室,左右经书,凝尘满席, 澹如也。含光晦用, 不欲名彰,每属文,耻于自白,非知己不可得而见。早孤 家贫,养母以孝闻,甘旨 或阙,忧见于色。亲友讽令干禄,举进士。调补太子 正字。天宝十三年,玄宗御勤 政楼,试博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丽、军谋 出众等举人,命有司供食,既暮而 罢。取辞藻宏丽外,别试诗赋各一首。制举 试诗赋,自此始也。时登科者三人,绾 为之首,超授右拾遗。 天宝末,安禄山反,肃宗即位于灵武。绾自贼中冒难,披榛求食,以赴行在。 时朝廷方急贤,及绾至,众心咸悦,拜起居舍人、知制诰。历司勋员外郎、职方 郎 中,掌诰如故。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故事,舍人年深者谓之 “阁老”, 公廨杂 料,归阁老者五之四。绾以为品秩同列,给受宜均,悉平分之,甚为时 论归美。再 迁礼部侍郎,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 国之选士,必藉贤良。盖取孝友纯备,言行敦实,居常育德,动不违仁。体 忠 信之资,履谦恭之操,藏器则未尝自伐,虚心而所应必诚。夫如是,故能率 己从政, 化人镇俗者也。自叔叶浇诈,兹道浸微,争尚文辞,互相矜炫。马卿 浮薄,竟不周 于任用;赵壹虚诞,终取摈于乡闾。自时厥后,其道弥盛,不思 实行,皆徇空名, 败俗伤教,备载前史,古人比文章于郑、卫,盖有由也。 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至高宗朝,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 又奏进士加杂文,明经填帖,从此积弊,浸转成俗。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 长而 博文,不越诸家之集。递相党与,用致虚声, 《六经》则未尝开卷, 《三 史》则皆 同挂壁。况复征以孔门之道,责其君子之儒者哉。祖习既深,奔竞为 务。矜能者曾 无愧色,勇进者但欲凌人,以毁讟为常谈,以向背为己任。投刺 干谒,驱驰于要津; 露才扬己,喧腾于当代。古之贤良方正,岂有如此者乎! 朝之公卿,以此待士,家 之长老,以此垂训。欲其返淳朴,怀礼让,守忠信, 识廉隅,何可得也!譬之于水, 其流已浊,若不澄本,何当复清。方今圣德御 天,再宁寰宇,四海之内,颙颙向化, 皆延颈举踵,思圣朝之理也。不以此时 而理之,则太平之政又乖矣。 凡国之大柄,莫先择士。自古哲后,皆侧席待贤;今之取人,令投牒自举, 非 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闾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 加以经 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刺史当以礼待之,试其所通 之学,其通 者送名于省。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比来有到状保辩识 牒等,一切并停。 其所习经,取 《左传》、 《公羊》、 《谷梁》、 《礼记》、 《周礼》、 《仪礼》、 《尚书》、 《毛诗》、 《周易》,任通一经,务取深义 奥旨,通诸家之义。试日, 差诸司有儒学者对问,每经问义十条,问毕对策三 道。其策皆问古今理体及当时要 务,取堪行用者。其经义并策全通为上第,望 付吏部便与官;其经义通八、策通二 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其明经比试 帖经,殊非古义,皆诵帖括,冀图侥幸。 并近有道举,亦非理国之体,望请与 明经、进士并停。其国子监举人,亦请准此。 如有行业不著,所由妄相推荐, 请量加贬黜。所冀数年之间,人伦一变,既归实学, 当识大猷。居家者必修德 业,从政者皆知廉耻,浮竞自止,敦庞自劝,教人之本,实在兹焉。事若施行, 即别立条例。 诏左右丞、诸司侍郎、御史大夫、中丞、给、舍同议奏闻。给事中李广、给 事 中李栖筠、尚书左丞贾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严武所奏议状与绾同。尚书左 丞至议 曰: 谨按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周之政尚文,然则文与忠敬,皆统人之行也。 且夫谥号述行,美极人文,人文兴则忠敬存焉。是故前代以文取士,本文行也, 由 辞以观行,则及辞也。宣父称颜子不迁怒,不贰过,谓之好学。至乎修 《春 秋》,则游、夏之徒不能措一辞,不亦明乎!间者礼部取人,有乖斯义。 《易》 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关雎》之义曰:“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 厚人伦,美 教化,移风俗,盖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故延陵听 《诗》,知诸侯 之存亡。今试学 者以帖字为精通,不穷旨义,岂能知迁怒贰过之道乎?考文者 以声病为是非,唯择

文档评论(0)

186****3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