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政陈蒙山先生嘉谟》原文
陈嘉谟字世显,号蒙山,庐陵人,嘉靖丁未进士,授庐州推官。召为户科给
事中,历吏兵二科,不为分宜所喜。出任四川副使,分巡上川,南擒高酋,平白
莲教,平凤土官,皆有功绩。丁忧归。万历甲戌起湖广参政,不赴。以学未大明,
非息机忘世,无以深造,遂乞休。癸卯年八十三卒。
少读书西塔,值刘两峰在焉,即师事之。间以其说语塘南,塘南心动,亦往
师之。一时同志邹光祖、敖宗濂、王时松、刘尔松辈,十有七人,共学两峰之门。
螺川人士始知有学,先生倡之也。归田后为会青原,与塘南相印正。慨然士习之
卑陋,时举江门名节藩篱之语,以振作之。凡来及门者,先生曰:“学非一家之
私也,有塘南在,贤辈盍往师之。”其忘人我如此。
蒙山论学书
《答友人书》曰: “人之生而来也,不曾带得性命来,其死而往也,不曾带
得性命去,以性命本无去来也。乾性坤命之理,合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悟性修
命之学,还复其性命之本然,通天地万物为一贯者也。孔子曰: ‘乾坤毁则无以
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苦心哉圣言!正以明乾坤无可毁之理。
此理万古常然,一瞬息未尝不然。有去来则有动摇有增损有方所,恶得谓之一体?
恶得谓之一贯?予故曰: ‘性命本无去来也。’姑借譬之明月之夜,两人分路而
行,一人往南,月随之而往南,一人往北月,随之而北,自一人以至千万人,自
南北二路歧,以至千万路歧皆然。谓月不随人去来,众人疑之,谓月随人去来,
智者笑之。然则月未尝随人去来也,断可知矣。虽然悬象之月,其体魄可指而见,
盖形也而非形形者。性命则形形者,惟形形者而后能形天下之形。天地万物孰为
之始?咸资始於乾元,乾元性也。天地万物孰为之生?咸资生於坤元,坤元命也。
天地万物由性命而生,犹之人子由父母而生,不得不谓之一体也。惟一体,故称
一贯,惟一贯,故无去来。后儒误认错解,以为 ‘人生时全带一副当性命来,人
死时全带一副当性命去,如此而后为之备,道全美略无亏欠’。此言近理而易信,
不知其割裂支离,其悖一贯之旨远矣。”
《乾惕斋警语》曰: “夫人一心之应感,一身之勤动,其事殊矣。其在五伦
上用心,则一也。於此尽道,便是圣贤胚胎。於此造业,便是轮回种子。於此一
切置之不问,便是释氏作用。所以吾徙与释氏决分两路,决难合并。释氏之言与
吾儒相近者,间一借证,以相发明,使人易晓,亦自无妨。必欲一一效其所为,
则舛矣。”又曰:“天地絪縕,即气即理,即理即气,万物化醇。人一物也,人
在天地絪縕之中,如鱼在水中,不可须臾离也。鱼不能离水而未尝知水,人不能
须臾离道而未尝知道,故曰 ‘百姓日用而不知’。明道之责归君子,贤远言湮,
名得其性之近,莫知所取衷也,故曰 ‘君子之道鲜矣’。又曰 ‘苦修后悟,方是
真悟,了悟后修,方是真修。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
力’。此其存之之道,此名彻悟,亦名真修。悟修并举,譬则学与思,缺一不可。
而思最易混见,故孔子谓 ‘思无益’,其教人曰 ‘慎思’。子夏亦曰 ‘切问近
思’。”又曰:“此学寻求到四面迫塞无路可行,方渐渐有真实路头出。此路须
是自己寻出,不是自己寻出的,辟如画图上看出山川,照他路径行不得。”又曰:
“学莫大於变化气质,而变化必本於乾道,故曰 ‘乾道变化’。”又曰:“知来
者逆,谓以乾道变化其气质而逆修之。圣贤变化其气质之偏长,学者变化其气质
之偏蔽,一本之乾道也。《既》、 《未济》两言伐鬼方,教学者变化其不美之质
当如此。一为气质护短,包藏祸心,误己误人,终身无出头之日。”又曰:“此
理非常目在之不能悟,非常目在之不能守。象山先生云: ‘人精神逐外,到死也
劳攘。’精神逐外不逐外,只在阿堵中辨之。修德者以此自辨,取友者以此辨人。”
又曰:“死心二字,是学问斩关将。身死易,心死难,自古慨慷杀身者,身死矣,
心未可知也。故曰 ‘身死易,心死难’。天尝以死心机会教人,而人未易受。一
切危境危病,及遭际人伦之变,异常拂逆,皆教人心死也。甚矣,天心之仁也!
世人福薄,故未易受。龙场驿万死一生,阳明先生福气大,故能受死尽世情心。
洞见万物一体本原,然后静坐功夫可安而久。久则用功愈密,心量愈无穷际,无
终始,见得一体愈亲切有味,此心与此理,渐渐有凑泊时也。一或不见己过,一
或执见解为实际,精神便外照。象山所谓 ‘到死也劳攘’者,假饶屏绝万事,趺
坐深山,积以年岁,何益乎?”又曰:“《复》见天地之心,以人之心,即天地
之心,一心之外,无天地也。这箇天地之心,便是学问大头脑,便是万物一体大
本原。只因不复,故不能见,故曰 ‘《复》见天地之心’。”又曰:“《复》而
后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