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水环境化学.pptx

  1.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水环境化学物质在水体中的存在、反应、迁移转化、归趋规律。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污染控制、水资源保护。主要内容:水的重要理化性能天然水基本特征水中重要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及分布水中无机物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迁移转化2.1 水的重要理化性能水是生命之源水中的氢键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水是良好的溶剂; 溶解、转运物质与土壤及空气中的颗粒物、气体相互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场所;大部分生物圈处于水体当中水质决定生物种群比热容使1克指定物质温度升高1oC所需要的热量。不同物质比热容比较:水: Cp =1 cal/oC/g酒精: 0.535 cal/oC/g丙酮: 0.506 cal/oC/g硫酸: 0.411 cal/oC/g苯: 0.389 cal/oC/g 四氯化碳: 0.198 cal/oC/g汞: 0.03346 cal/oC/g水的热容作用吸、放热温度变化小;海洋夏季吸收太阳热量、冬季释放热量,不会导致温度急剧变化; 没有水的恒温作用,地球上昼夜温差可达数百度;稳定有机体温度。熔解热和汽化热氢键使水的熔解热和汽化热比其他物质高;夏季,水从洋面气化并从附近陆地吸热,冬季则因凝固而放热;海滨气候~内陆气候。温度-密度关系水在4oC时密度最大。冰漂于水面,降低水体热量散失;岩缝里的水结冰,能膨胀撑开岩石:风化。水的特性-总结2.2 天然水体的基本特征自然界水的分布(Mm3) 淡水湖泊 1.3×108 咸水湖及内海 1.0×108 河流 1.6×106 浅层地下水 6.7×107 深层地下水 8.4×108 冰山和高山积雪 2.9×1010 大气 1.3×107 海洋 1.3×1012 生物体 6.0×105水循环地球引力+太阳能和地表热能→蒸发、降水、径流,周而复始的过程。小循环: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完成的水循环过程。大循环:海洋蒸发水汽→陆地→降水→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海洋。大、小循环交织,全球范围。水循环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水循环源动力;水的物理性质~水循环;循环路线(尤其地质地貌、土壤、生物类型等)会影响→降水分布、输送、下渗。水循环量 降水 蒸发海洋 3.24×108 3.60×108陆地 0.98×108 0.62×108(单位:Mm3/a)2.2.1 水和水体水体: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海洋等贮水体的总称。区分水和水体是重要的重金属(如Pb、Cu、Cr、Zn、Cd等)污染物通过沉淀、吸附、螯合等途径,很容易从水相转移到底泥中,水中含量都不高。如果光从水来看,似乎没有受到污染,但整个水体可能受到严重污染。天然水体降水pH=5-7;饱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含盐量50mg/L江河水矿化度100-500mg/L;化学成分易变(汛期?流域?)湖泊水矿化度:淡水湖1g/L、咸水湖1-35g/L、盐湖35g/L;不同区域湖水成分差别大地下水矿化度高、成分复杂;溶解氧含量低;生物作用小;水温相对恒定海水矿化度很高(35g/L);组成比较恒定海水-淡水比较淡水:固溶物 0.1%(饮用水 0.05%)HCO3- > SO42- > Cl-Ca2+ > Na+ > Mg2+海水:固溶物 ~3.5% (死海:25%)Cl- > SO42- > HCO3-Na+ > Mg2+ > Ca2+ Cl-主要成分 Cl- 19,000 ppm Na+ 10,600 ppm SO42- 2,600 ppm Mg2+ 1,300 ppm HCO3- 140 ppm Ca2+ 400 ppm Br- 65 ppm K+ 380 ppm淡水分布~13.86亿km3地下水0.5%咸水湖0.167%海洋97.2%2.8%0.3%极地、冰川2%淡水湖、河0.12%地球上极少部分 (3%) 水为淡水;人类目前能够使用的江河湖泊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 ~0.1%。淡水危机原因:地球总水量固定,可利用淡水有限;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日益严重,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后果:经济损失。缺水危及农作物生长、影响工业生产。威胁和危害生物(包括人类)生存。人体健康、生态、国家安全。当前主要的缺水类型: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中国严重缺水水资源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