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漢官儀二卷》原文
孫星衍敘錄隋志:漢官五卷,應劭注。漢官儀十卷,應劭撰。據後漢書應劭
傳,建安二年,「詔拜劭為袁紹軍謀校尉。時始遷都於許,舊章堙沒,書記罕存。
劭慨然歎息,乃綴集所聞,著漢官禮儀故事」。劭所撰,止一書,不知隋志何以
分為二。又劭傳云: 「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初,父奉為司隸時,
並下諸官府郡國,各上前人像贊,劭乃連綴其名,錄為狀人紀。」今諸書引漢官
儀,有諸人姓名,狀人紀者,疑即其書中篇名。陳氏書錄解題有 「應劭漢官儀一
卷,載三公官名及名姓州里,李埴補一卷,俱不傳」。諸書引有作應劭漢官,應
劭漢官儀,亦有彼此互舛,不可分別。今併錄為二卷。續漢志劉昭補注引漢官不
標名應劭者,悉是目錄,不知何人所撰。別為一卷,以存其舊。
漢官儀卷上漢軍謀校尉應劭撰清孫星衍校集太傅,古官也。周成王時,康叔
為之。高后元年,初用王陵,金印紫綬。八年省。哀帝元壽二年復置,位在三公
上。世祖中興,特遣使者備禮,徵故密令卓茂, 〔一〕策曰:案:北堂書鈔引作
「卓茂甲申策書」。「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執節純固。案:北堂書鈔引有 「前
密令」下十三字,無下文 「夫士」二字,又 「束身」作 「束髮」。 〔二〕夫士誠
能為人所不能為,名冠天下,當受天下重賞。 〔三〕故武王誅紂,封比干之墓,
表商容之閭。今以茂為太傅,案:文選任彥升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表注引作 「特
擢盛德,南陽卓茂為太傅」。封宣德侯。」 〔四〕北堂書鈔設官部、藝文類聚職
官部、太平御覽職官部案,此條引俱作應劭漢官,唯文選注引作漢官儀。下文凡
言漢官者,上皆有 「應劭」二字。
傅者,覆也。續漢志補注
明帝甲辰策書曰: 〔五〕 「高密侯鄧禹,元功之首,其以禹為太傅。」北堂
書鈔設官部案:此條引作漢官。 〔六〕
和帝丁酉策書曰: 〔七〕 「故太尉鄧彪,元功之族,三讓彌高,海內歸仁,
為群賢首。其以彪為太傅, 〔八〕案:北堂書鈔、初學記、藝文類聚俱引作 「太
尉」。錄尚書事,百官總己以聽,庶得專位內之事。」 〔九〕北堂書鈔設官部、
初學記職官部、藝文類聚職官部、太平御覽職官部兩引
殤帝策曰: 〔一0〕 「張禹三世在位,黃髮罔愆, 〔一一〕忠孝彌篤。其以
禹為太傅,錄尚書事,百官總己以聽。」北堂書鈔設官部兩引
沖帝丁酉策書曰: 〔一二〕 「舅氏輔翼股肱,三公國之楨榦,朝廷取正,以
成斷金。太尉趙峻,三世掌典機衡, 〔一三〕案:太平御覽引作 「樞衡」。有匪
石不二之心。〔一四〕大司農李固,公族之苗,忠直不回,〔一五〕有史魚之風。
今以峻為太傅,固為太尉,與大將軍冀參錄尚書事。」北堂書鈔設官部兩引、初
學記職官部、藝文類聚職官部兩引、太平御覽職官部兩引
靈帝策書曰: 「故太尉陳蕃,忠亮蹇諤,有不吐茹之節。司徒胡廣,惇德允
元,五世從政。今以蕃為太傅,與廣參錄尚書事。」藝文類聚職官部、太平御覽
職官部
太師,太傅,太保,皆古官也。 〔一六〕初學記職官部
太師,古官也。平帝元年,孔光以太傅見,授詔,太師無朝,十日一賜餐,
賜靈壽杖,省中施坐置几。太師入省中用杖,自是而□。續漢志補注案:三公,
太師在太傅前。後漢省太師、太保,唯置太傅。今改列於後。又案:此條末 「□」,
今本作 「闕」字,乃校者所記,而後來誤入正文也。今訂正。
孝平皇帝元始元年, 〔一七〕太后詔曰: 「太師光,今年老有疾,俊乂大臣,
惟國之重。書曰 「無遺老成」, 〔一八〕國之將興,尊師重傅。其令大師無朝,
十日一賜餐,賜以靈壽杖,黃門令為太師於省中施坐置几,太師入省用杖焉。」
北堂書鈔設官部、初學記職官部、太平御覽職官部
平帝元始元年, 〔一九〕孔光以太師見授。太后詔曰: 「太師先聖之後, 〔二
0〕道術通明,案:北堂書鈔又引作 「先師之子,德行純淑」。宜居四輔職,訓
導帝躬。」北堂書鈔設官部、初學記職官部
太保,古官也。保,養也。北堂書鈔設官部、藝文類聚職官部、太平御覽職
官部 〔二一〕
太尉,秦官也,武帝更名大司馬。後漢書光武紀注案:通典職官云: 「應劭
漢官謂太尉為周官,非也。」與此異。
武帝元狩四年,置大司馬,以冠將軍之號,而無印綬。北堂書鈔設官部
元狩六年,罷太尉,法周制置司馬。時議者以為漢軍有官 、千人、司馬,
故加 「大」為大司馬,所以別異大小司馬之號。續漢志補注
三司之職,司馬主兵。漢承秦曰太尉,武帝改曰大司馬,無印綬,官兼加而
已。世祖改曰太尉。太平御覽職官部案:引作漢官序
張衡云:案:太平御覽引作 「河閒相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