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恪,字公肃,常熟人》阅读附答案 .docxVIP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阅读附答案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PAGE \* Arabic 1 —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阅读附答案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 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 (《明史·列传第七十三》) 4.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分) A.河徙逼开封 / 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 / 恪言非 / 便遂寝。 B.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 / 三司于许州者 / 恪言非便 / 遂寝。 C.及为巡抚 / 以所部多 / 王府持法尤严 / 宗人多不悦。 D.及为巡抚 / 以所部多王府 / 持法尤严 / 宗人多不悦。 5.以下对文中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虚应故事〞。《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称阉人、内官、内臣等。 C.“出为湖广左参议〞中的“出〞指京官外调。《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 ,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中的“出官〞也是这个意思。 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查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阻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探讨大多得以施行。 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时最终被罢止了。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5分) (2)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5分) 答案: 4. D. 5.A.(《六国论》中的“故事〞是“旧事,先例〞的意思。) 6.A(应为“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 7.①皇帝知道徐恪没有其它过失,而因二王年幼,下达敕令(或“公布诏书〞)严肃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以〞“降〞“切〞“易〞4个得分点。) ②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携〞“抑〞“为……所〞“行〞四个得分点。) :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考取进士。授官工科给事中。中官想出掌收税的部门,徐恪等上疏劝戒。中官气愤,请求立刻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调离京城,任湖广左参议,晋升河南右参政。陕西饥荒,应当转运几万石粮食。徐恪以路远为由请求拨给与粮食等值的钱款,上下称便利。 弘治初年,历次升任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反定制设置官吏,徐恪革除了它。徽王上奏徐恪侵扰侮辱,皇帝赐书告诫徽王。黄河改

文档评论(0)

187****54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