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考试分析与复习应对策略.ppt

高中数学数列考试分析与复习应对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一、知识结构 二、近三年高考(广东)数列内容分布统计 三、数列新旧大纲的比较 四、考点预测 五、题型示例 六、关于数列应用题 七、2007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数列 一、知识结构 等差数列 数列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前n项公式 通项公式 前n项和公式 数列的应用 函数思想 数列 函数列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一次函数 指数函数 类比 类比 类比 特殊化 特殊化 推广 函数 实数 二、近三年高考(广东)数列内容分布统计表 年号 题号 所占分值 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交汇情况 所占比例 2004 4 5 数列求和,数列的极限 11.3% 17 12 数列与三角的交汇:等比数列的性质,三角变换 2005 10 5 递推数列,数列的极限 6.7% 14 5 数列与几何的交汇:在几何问题下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2006 6 5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 16% 14 5 数列的通项公式,现实问题中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19 14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极限 三 数 列 新 旧 大 纲 的 比 较 内容 2006年考试大纲 2007年考试大纲(送审稿) 变化分析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理解数列的概念 了解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概念由“理解”变为“了解”; 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 了解数列的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①增加了数列的列表和图像表示; ②突出了数列的函数属性 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无 (实际上要求并没有变化) 事实上课本35—36页已给出了递推公式的概念,并明确指出,递推公式也是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紧接着,例3给定了递推公式,要求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等差数列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没有变化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没有变化 能利用等差数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没有变化 无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增加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没有变化 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没有变化 能利用等比数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没有变化 无 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增加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综上可见,新的考试大纲突出了数列的函数属性的考察。 ? 2007年数学科高考题型仍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整卷设计由易到难,每种题型亦由易到难的编排方式,以充分发挥三种题型的区分选拔功能。选择题侧重于双基的考查,同时贯穿数学思想方法的 四、考点预测 (一)总体预测 2007年的高考命题既有国家考试中心命题, 同时也有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但是他们都必须遵 循《考试大纲》的要求。按照“在考查基础知识的 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 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 价值”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 考查,例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等。对于填空题而言,可能出现开放题或小综合题,主要表现为多项选择、试验发现、归纳猜想等问题。对于新内容的考察将以选择填空题为主,解答题还是以老内容为主,解答题的考查仍然形式灵活多样,而且内涵及其丰富,既可在多个层次上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又能深入地考查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突出应用意识、创新精神的考察),在知识点的考查上,解答题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命题: ① 三角函数的有关求值计算问题; ② 数学应用题; ③ 立体几何中平行与垂直的证明问题; ④ 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椭圆或圆为主)的 综合题; ⑤ 数列函数综合题; ⑥导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在设问方式上,还是以一题多问,层层推进的方式为主(个别大题不排除各问之间的独立性)。设问的起点较低,解题的突破口较易,解答题更加注重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凸现知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高考对教材中的新增内容的考察是递进式的,非一步到位的,所以预测2007年对新增内容,如幂函数、算法、 统计案例、程序框图等难度将不会很大,但肯定会有所体现,这一命题趋势在今后的高考中将不会有大的改变。2007年数学高考试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考查必考内容,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