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集锦.pdfVIP

八年级上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集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上生物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集锦 单选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 1、大黄瓜鱼身体两侧侧线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持身体平衡B .加快游泳速度C .减少水的阻力D .感知水流方向 答案:D 解析: 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①身体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能减小运动时的阻力,②躯干和尾部的摆动 能产生前进时的动力,③背鳍、胸鳍、腹鳍协调,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④用鳃呼吸,体温不 恒定,⑤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A .能保护身体的是鳞片,平衡身体生物主要是鳍,A错误。 B .躯干和尾部的摆动能产生前进时的动力能加快游泳速度,B错误。 C .大黄瓜鱼的身体表面覆盖鳞片,有粘液,鱼的身体呈梭状,都可减少水的阻力,C错误。 D .大黄瓜鱼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其主要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D正确。 故选D。 2、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已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的毒株。新冠病毒变异首先发生在( ) A .线粒体B .细胞核C .蛋白质外壳D .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 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 新冠病毒结构极其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其发生变异时,首先是其遗 1 传物质发生改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某学习小 组研究动物的绕道取食现象,得到下表结果: 组别 动物名称 “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甲组 小鸡 24次 乙组 小鸭 26次 丙组 小乌龟 65次 丁组 小狗 5次 从表格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对象中,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是( )A .小鸡B .小鸭C .小乌龟 D .小狗 答案:D 解析: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由表可知,小狗“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最少,因此学 习能力最强的动物是小狗。 故选D。 4、为了提高蔬菜的结实率,有的农民在大棚中放养蜜蜂.这是利用动物来( ) A .维持生态平衡B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 .帮助植物传粉 答案:D 解析: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农民在大棚中放养蜜蜂,蜜蜂在花丛中采蜜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蔬菜的结实率。 2 故选D。 5、下列常见的生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 .牡蛎B .泥鳅C .河虾D .水螅 答案:A 解析: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扇贝、蛾 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 牡蛎身体柔软,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泥鳅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属于鱼类。河虾身体和附肢分节,属于 节肢动物。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 A符合题意。 故选A。 6、如图,向甲、乙两个鹅颈瓶内装入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 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一天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加热煮沸可杀死甲瓶中的细菌B .外界细菌进入了甲瓶的肉汤中 C .“一段时间后变质”的是乙瓶D .外界细菌进入使丙图肉汤变质 答案:B 解析: 3 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仍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法国科 学家巴斯德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把鹅颈瓶中的肉汤煮沸,杀灭其中的细菌,一年后肉汤仍澄清,没有细菌 繁殖。打断瓶颈一天后,肉汤变混浊,细菌在肉汤中繁殖。该实验证明了肉汤的腐败是由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 成的。 A .适宜的温度是细菌真

文档评论(0)

斌哥哥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