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 页, 共 NUMPAGES 页
2022年陕西安康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
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来源】 2022年陕西安康高三二模第4~4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韩驹说:“作语不可太熟,亦须令生。近人论文,一味忌生语,往往不佳。”何以用熟语创作出来的作品欠佳呢?胡仔解释说:“事浅语熟,更不思究,率尔用之,往往有误。”从文艺心理学角度看,正因为用语太熟,文人不经思考便“率尔用之”,致使创作进入了无意识的自动化状态,结果就出现了纰漏。胡仔的说法有点流于皮相之谈,其实这样炮制的作品即使没有错误,也终究是满纸套语,缺乏新意,难以摆脱平庸的宿命。王直方在其《诗话》中说:“圆熟多失之平易。”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过熟则滑。”表现的圆熟,读者虽然易于接受,但失之于顺滑,留下的印象必不深刻,因此接受效果难免会打折扣。表现的圆熟,还给人似曾相识的陈旧感,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甚至滋生排斥和逆反心理。有见识的作家,都知道处理好诗文生与熟的关系。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记载:“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于壁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奏赋《长杨》罢’,且曰:‘诗家语如此乃健。’”把“日斜奏罢《长杨》赋”改为“日斜奏赋《长杨》罢”,王安石只调换两个字的位置,就充分凸显了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差异,在表达效果上化惯常为新鲜,化熟悉为陌生,同时也有一股内在的劲健灌注其中。魏庆之在《诗人玉屑》“语不可熟”条中说:“东坡作《聚远楼》诗,本合用‘青山绿水,对‘野草闲花’,以此太熟,故易以‘云山烟水’,此深知诗病者。”苏东坡深谙“熟”的危害,于是改弦易辙,以陌生化的方式进行应对。陌生化理论认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苏轼的对句,打破了常规,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新鲜感。
对艺术世界完全陌生,当然不可能创作出作品;只有具备了基本的艺术素养,对前人艺术成果有所熟参,对艺术形式上的规则了然于心,艺术家才能进行创作。由此可见,艺术创作是基于“熟”的。但是熟了之后还须能“生”。清人王澍说“书到熟来,自然生变”;郑板桥也说“画到生时是熟时”,他们的表述都隐晦地蕴含这一要求。常言亦道:熟能生巧。所谓“生巧”就是生出新变、生出妙趣的意思。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新变,须反常而合道。熟后不能生,艺术就了无新意,创作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反常而不合道,艺术就步入了险怪一途,其接受和评价将受到影响。艺术创作从生到熟,又从熟到生,这一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就是艺术自我圆满、自我突破的过程。
明代诗论家谢榛说“贵乎同不同之间,同则太熟,不同则太生。”清代沈德潜认为:“唯生熟相济,于生中求熟,熟处带生,方不落寻常蹊径。”以此观之,前人对艺术生与熟的搭配,已有明确的意识,只是没有具体量化而已。在当今这个崇尚科学、一切都趋于量化的时代,艺术作品中生与熟的比例是多少才好呢?有研究表明,70%的熟悉,30%的陌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
古人今人如流水,几乎每个文人都感叹余生也晚,好文章被前人写尽了。丰厚的文学传统对每个作家都构成了压抑,因此影响的焦虑在所难免。如何进行创新,前人进行过艰苦的探索。梅尧臣主张“以故为新,以俗为雅。黄庭坚倡导“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说的都是要以旧为新,把熟悉的内容用出新意,使之既似曾相识,又截然不同。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久用而未先”。
既要避生,又要避熟;既要熟,又须熟而能生,艺术创作中生与熟的问题,简单又复杂,关涉技与道,能不高度重视吗?
(摘编自朱美禄《艺术创作的生与熟》)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来源】 2022年陕西安康高三二模第5~5题
2021~2022学年安徽滁州琅琊区高二下学期期末(丰山实验学校)第2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为什么红色旅游可以“红”遍齐鲁?
红色旅游圈粉年轻游客,“Z世代”成核心群体。多家旅行平台数据显示,红色旅游人群正呈现年轻化、亲子化特征,“95后”和“00后”占比近50%。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红色教育逐渐深入人心,亲子游、研学游的需求上升,家长和孩子乐于打卡红色景点。在游玩的同时,感悟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此外,红色旅行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潮流。有的景点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红色旅游项目,让年轻人在互动体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年江苏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南京市、盐城市)-学生用卷.doc
- 2022年江苏高三三模语文试卷(新高考综合模拟三)-学生用卷.doc
- 2022年江苏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语文试卷(百校 第一次联考)-学生用卷.doc
- 2022年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江苏南京高考模拟语文试卷(一)-学生用卷.doc
- 2022年江苏南京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学情调研)-学生用卷.doc
- 2022年江苏南京鼓楼区金陵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江苏南通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江苏南通高三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南通名校高考原创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江苏南通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学生用卷.doc
- 2022年陕西汉中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陕西渭南临渭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上海徐汇区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上海长宁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四川成都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四川成都武侯区成都七中高三零模语文试卷(高三上学期零模(二))-学生用卷.doc
- 2022年四川成都武侯区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
- 2022年四川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四川省九市(广安市、眉山市、遂宁市)-学生用卷.doc
- 2022年四川广安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二中)-学生用卷.doc
- 2022年四川凉山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彝族自治州)-学生用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