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史官文史职守的形成
“史”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史”有四义:用如事,事业之意;任事者之称;用如使,令也;一期贞人名。史实为事之初文,后世复分化孳乳为史、吏、使等字。
首先,史巫瞽不分,史义由生产之事发展为保障生产之事。文史职守由此萌芽。
早期社会自然崇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产之事由直接的生产活动逐渐扩展到保障生产的各种活动,如祷祝、歌舞、医疗等巫术、宗教活动和观象制历、教授农时等天文活动,这也是后来的史巫瞽具有诸多交叉职责、造成巫史瞽史并称的原因。早期文献中有名的大巫如重、黎、羲、和等,其实都兼史职,如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在追述自家的史官传承时就从重、黎“世序天地”说起,而《国语》中关于重、黎的记载也印证了司马迁的说法。史与瞽亦有密切联系,瞽史一词经常在古籍中并列出现。《国语·周语下》:“吾非瞽史,焉知天道?”韦昭注:“瞽,乐太师,掌知音乐风气……史,太史,掌抱天时,与太师同车,皆知天道。”瞽史之知天道,反映在具体职掌上,就是听风制历、教授农时,为生产服务。瞽史知天道,反映了早期社会瞽史同质不分的状态。巫史瞽三者都与音乐有着密切联系。巫又取义于鼓,周策纵就根据巫舞活动推断出“巫彭”“巫相”皆取义于鼓,说明了巫与鼓的关系。(《古巫医与“六诗”考》)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亦云:“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盖在上古之世……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瞽则是一种患先天性眼疾而失明的乐官,其名亦取义于鼓,郑玄引郑司农注《周礼·春官·乐师》云:“瞽当为鼓,臯当为告,呼击鼓者,又告当舞者持鼓与舞俱来也。”史则需要通过音律风土以观象制历、教授农时,如《国语·周语上》:“古者,太史顺时覛土……是日也,瞽帅、音官以风土。”韦昭注:“覛,视也……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土气养也。”无论是“世序天地”还是“知天道”,目的都是为了通过理顺社会生产关系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围绕着这个目的,事由单纯的生产之事发展为保障生产的一系列活动之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是实现目的最重要的手段。巫瞽史的音乐才能和职掌,使他们在文字发明之前的时代里成为神话历史的主要载体,如《周礼·春官》中规定瞽矇专以讽诵历史为职责,《国语·周语上》提到“瞽献曲”。同时,在口头传唱神话历史的过程中,巫瞽史也在不断地进行创作,客观上也是一种文学活动。史又由于观测天象的需要,有着保持长期观测记录的习惯,在古人观念中,天文与人事须臾不可分,两者相互联系,因此史在记录天象的同时,往往也将君王言语和人事情况一并记录下来,口耳相传,客观上形成了后世之史记言记事的先声。“绝地天通”之后,拥有更有阐释权的史官开始掌握更多的社会话语权,并逐渐脱离直接的生产活动,演化为掌握、使用和传播知识的精英阶层,士由此产生,文史职守也由此萌芽。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为“事”古假借为士字,并引《诗经·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事”毛《传》:“事、士也。”“事”与“士”的相互假借也间接地印证了这一点。
其次,巫史分流、瞽史分流,史职开始独立和明确,虽仍然带着与巫职和瞽职交叉的职掌,文史职守日渐重要。
与早期社会巫瞽史一体不同,到了商代,史的名字不仅频繁出现,而且史官体系已经形成。据陈梦家统计,见于卜辞和铜器铭文的史官有近二十种(《殷墟卜辞综述》)。周代的史官体系不仅更加庞大,也更加复杂和完备,据许兆昌统计,共九类二十九个,如果加上不可知其具体职事的史官名称,则可达四十几种之多(《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尽管由于社会的发展,巫瞽史的职掌不断分化,但商周二代中史的职掌仍然与巫和瞽有很多交集,史官依然承载着巫瞽的诸多职能,商周两代史官体系的庞大和复杂正反映了这一点。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来看,先秦史官的职掌非常多,主要有:天官事务,如占卜、制历、祭祀、禳灾、主持典礼;监察事务,如记诵往事以监察君王、臣民;文史事务,如记言、记事、起草及宣读文告、起草和保管契约盟誓、管理文字;军事事务,如训练军队、参与作战。在这个阶段,史官职守尽管繁杂多样,但其职务体系中,天官事务是最基础和核心的,具有本源性质。天官事务既有与巫、瞽交叉的一面,又有对巫、瞽超越的一面。天官事务“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包含着原始的科学内容和科技知识,同时又学习天道以规范人伦,具有实用性的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引社会的发展,相对巫术和早期宗教来说,更为理性,因此,早期史官凭着对原始科学的经验积累和规范人伦的职守,不断推进早期社会的天道意识,并在早期社会的文明发展中逐渐脱离、取代了巫、瞽,成为天道的解释权威。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追溯家族历史时提到的“世序天地”,从表面上看,是观象制历、识别天时,占卜龟筮、蠡测神意等天官事务,背后的含意却是早期史官以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