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研究历史科专题六复习教学设计PPT-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ptx

2023年新高考研究历史科专题六复习教学设计PPT-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六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思维导图】;【考向研析】;【典例精析】;【核心突破】;【典例精析】;考向二 中华文化的传播与融合;2.中华文化世界的贡献 (1)科技方面:新航路的开牌,离不开指南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而火药又成为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的利器。 (2)交通方面: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降,连接了亚欧大陆,促进了各地的交流。 (3)经济方面: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有一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当地传播了中华文化,促进了当地的开发。 (4)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为亚非国家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5)建筑风格: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典例精析】;【专题检测】;2.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中指出:“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作者旨在说明 A.周公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集大成者 B.中国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 C.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内容不断变化 D.礼乐文明是三代文化漫长演进的产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可知,体现了周公制礼作乐对儒家的影响,“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体现了儒家对周礼的传承与发展,说明中国文明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故选B项;题干并未强调周公在古代历史上的地位,而且周公更主要的是开创而非“集大成”,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礼乐文明的传承,并未体现出核心内容的变化,排除C项;D项并未凸显出儒家对礼乐文明的传承发展,排除。;3.清朝顺治帝十分钦佩汤若望的学识,他说∶“尔汤若望来自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修《大清时宪历》,迄于今有成。”说明了当时 A.西学东渐成为主流 B.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C.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D.统治者推行开放的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顺治帝对汤若望大力夸奖,并任命汤若望主持钦天监工作,反映了西方科技具有先进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B项正确;“西学东渐成为主流”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西方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排除C项;材料不能表明清政府对外的政策,且当时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4.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 A.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 B.受益于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C.有助于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 D.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支持 【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在地理大发现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下,明清之际许多耶稣会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源源不断地传播到西方国家,并产生了的积极的影响,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对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C项正确;明末清初的“中学西渐”是在明清时期保守的对外政策和因循守旧的社会风气下进行的,并没有凸显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排除A项、B项;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学西渐”并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支持,排除D项。故选C项。;5.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答案】A 【解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维新志士利用中国明代的阳明学,使其成为反抗封建幕府统治的思想武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故A项正确;阳明学在日本社会变革中发挥作用,不能说明“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B项错误;日本明治维新志士利用中国的儒家学说开展反封建斗争,不能说明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C项表述绝对,排除;阳明学说是被日本维新志士吸收利用,而非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4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