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docx

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尔滨商业大学课后作业 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学 生 姓 名 白 贺 指 导 教 师 邹旭芳 专 业 经济学类 学 院 英才学院 2014 年 06 月 06 日 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为了使本国经济早日走出危机, 纷纷采用了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办法,采用贷款等形式向本国注入了大量流动性。如我国,从2008 年 11 月起,在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背景下,中国存贷款金融机构加大了贷款的力度。2009 年一季度的放贷量就达到 4.85 万亿,二季度累计为 7.3 万亿, 三季度累计为 8.9 万亿。这种流动性的注入给市场上失落的信心和萎缩的需求带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市场走出了这种金融危机冲击的阴影之后,政府能不能及时抽回自己投放出去的流动性,通货膨胀是否会因此逼近我们的生活,已经引起了不少经济学界资深人士的疑虑和争议。 截止到 2010 年 11 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 71.03 万亿元,同比 增长 19.5%,比上年同期低 10.2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 25.9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1%,比上年同期低 12.5 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 4.23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6.3%。11 月净投放现金 607 亿元,同比少投放 7 亿元。 截止到 2010 年 11 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 47.4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8%,比上月末高 0.5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 14.1 个百分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自从 2009 年 11 月份 CPI 由负转正,CPI 指数不断上升,近期通货膨胀明显,如图所示。 图1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 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5.1%,环比上涨 1.1%,再次刷新年内记录。这是自 2008 年 7 月上涨 6.3%之后,中国 28 个月以来CPI 创下的最高涨幅。其中,食品价格 11 月份同比上涨 11.7%,非食品价格上涨 1.9%; 消费品价格上涨 5.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2.6%。由于统计数据的滞后性,实际上 CPI 涨幅比所公布的数据还要高。短期来看,仍存在自然灾害、资金炒作等因素导致食品价格继续上涨,而美元持续贬值以及全球新一轮宽松政策的预期,又会推高国际大宗 1 商品价格进而构成输入型通胀压力。由此可见,我国正面临着新的一轮通货膨胀。为了弄清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我主要采用了中国 1995 年到 2008 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度量的通货膨胀率来对比分析, 统计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年份 通货膨胀率% M2增长率% M1增长率% 1995 14.8 39.4 29.5 1996 6.1 29.4 25.3 1997 0.8 17.8 17.3 1998 -2.6 16.7 14.8 1999 -3 13 14.7 2000 -1.5 10 12.3 2001 -0.8 15.5 14.4 2002 -1.3 16.8 16.8 2003 -0.1 20.1 19.6 2004 2.8 15.3 14.7 2005 0.8 21.1 17.6 2006 1 16.7 17 2007 3.8 14.3 16.7 2008 5.9 23.2 17.8 表 1 图2下面给出中国 1995 年到 2008 年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折线图: 图2 2 从图和表中可以看出,1995 年中国出现高度通货膨胀达到 14.8%,中央银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收缩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M2 增长率由 1995 年的 39.4%和 1996 年的 29.4%猛将为 17.8%。相应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为6.1%,0.8%,1998 年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2.6%。可见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率影响大约存在着1 年左右的时滞。同样, 2003 年为了消除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放松银根,增大货币供应量, M2 增长率由 2002 年的 16.8%扩大为 20.1%,而这一货币政策的影响直到 2004 年才体现出来,通货膨胀率由 2003 年的-0.1%扩大为 2.8%,由通货紧缩转变为通货膨胀。 因此,我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确实是存在时滞的,这个时滞大约在 1 年左右,这可能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造成的。 下面利用 Eviews 做出 M2 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S,M1 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 S 的散点图: 图3 图4 根据数据表现,对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率得出如下关系: 从广义货币 M2 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散点图来看,,M2 是我国目前金融统计中 3 一个较为全面的货币供应指标。从数据点的分布来看,尽管数据分散较为离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