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诗作“沉郁顿挫”风格成因的论文.pdfVIP

浅谈杜甫诗作“沉郁顿挫”风格成因的论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杜甫诗作“沉郁顿挫”风格成因的论文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最具有特征性的、 也是杜甫自己提出并为评论者所公认的,是 “沉郁顿 挫”。“沉郁顿挫”是杜甫在《进表》中自述创作甘苦之 语,他在《进雕赋表中》说:“臣之述作,虽不是以鼓 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杨 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所谓“沉郁”,主要表现 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 表现为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 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 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 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 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 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笔者认为: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有其坚 实的思想、情感和现实基础。 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是形成杜诗“沉郁 顿挫”风格的思想基础。 杜甫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都是源自儒家仁政思 想,杜甫的理想政治模式仍是儒家的政治模式,即德 政。在他的诗中“病树、桔楠、桔棕、古塞、秋云、…… 甚至高江、急峡、危城、孤舟、啼猿、翔鸟、落花、 寒月以及那辛苦的织女,堂前扑枣的老妇,重负下呻 吟的老农,新婚成别的夫妻,那巧取豪夺的官吏,骄 横跋扈的将军,粗暴无理的恶少,长安水边的丽人, 都成为颇能代表杜诗风格的一象”。表现了诗人杜甫对 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混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 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 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 二、国家的战乱,人民的疾苦是他“沉郁顿挫”诗 风的现实基础。 杜甫现存诗1400多首,深刻的反映了唐代安史之 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诗人将自己的个人生活与 国家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 形式的完美统一。 诗人的一生都怀着爱国的热诚:“济时敢爱死,寂 寞壮心惊” (《岁暮》),诗人对祖国是何等的热爱;“独 使至尊受社稷,诸君如何答升平” (《诸将》),诗人对 祖国前途是何等地忧虑;“必若救疮痍,应先去蝥贼”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这是诗人为力挽国运, 拯救人民而开出的药方;“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这是诗人对朋友的殷切厚望也是诗人的一片爱国至 诚。 759 年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五年,虽然两京业已 收复,但战乱并未平息,国家仍未安定,人民还处在 水深火热之中,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杜甫时时关注着 平叛战争,将消除战乱一直牢记于心,在西行秦州前 夕,他先写下了《洗别马》,“三吏”“三别”等关注平叛 战争的诗篇,对国家走向统一表示了关注之情。 除了赤诚的爱国之情,忧民之情同样在杜诗中得 到了集中的体现。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其八:城上胡笳奏, 山边汉节归。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士苦形骸黑, 林疏鸟兽稀。那堪往来戍,恨解邺城围。闻道寻源使, 从天此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望幽燕 隔。何时郡国开?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诗人来 到秦州,看到奉诏从金微调来的士兵为解御河北的叛 军而“赴沧海”。当他目睹“士苦形骸黑”时,便对长途 跋涉的士兵表示同情,于是在结尾写到“那堪往来戍? 恨解邺城围”战乱是乱世的主要特征,它与和谐社会是 根本对立的,用诗歌反映战争的残苦,表达作者对战 争的批判,表达了杜甫希望国泰民安的心愿。 他的 《兵车行》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 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边还戍边”的无奈沉重 地叹息中传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战争的厌恶之情,又 用士卒“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 有健妇把锄梨,禾生陇亩无东西”的血泪控诉,揭示了 战争给后方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字里行间,传达出 作者对深受战争之苦的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 价值的深深疑虑。可以说:“万方多难”的时代,“忧国 忧民”的情怀是形成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又一重要 原因。 三、思家念亲悲己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重要的 情感基础。 我们看杜甫的一首《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诗人潦倒窘迫 的人生之痛和多事不宁的家国之忧。一起首诗人连续 四句的景物描写,以凄厉的猿啼、盘旋的江鸟、在强 劲的秋风中远近纷纷飘落的树叶、风急浪涌滚滚滔滔

文档评论(0)

企业管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计算机三级持证人

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在团队建设、员工培训、营销提升、组织架构有多自己的经验,希望在这个平台分享及帮助更多的公司或企业!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09日上传了计算机三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