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骚》试讲稿 试讲教案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端午节的渊源。
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掌握文言实词、虚词,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兴,并且理解手法的运用及结构。了解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掌握并分析表现手法的特点,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4.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人形象,体会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人物形象和爱国精神。
2.有感情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
1.比兴手法的学习及运用。
2.对文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上课之初,教师发言: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你了解这个节日吗?(生自由回答)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后因屈原投江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人节”。这个节日的习俗有包粽子(以粽子投入江中,避免屈原尸首葬身鱼腹)、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争先恐后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
来纪念他)、挂昌蒲剑、喝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等。屈原为什么值得人们如此敬仰怀念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他的长诗《离骚》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1.学生练读课文,读准节奏。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进一步把握诗意。
2.学习小组内部交流、讨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或由其他学习小组帮助解答。
3.学生之间无法解决的问题由老师点拨引导,并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
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4.再读课文,思考屈原因何而幽怨、苦闷?
要求:学生用原文回答。
明确:哀民生之多艰(同情百姓生活艰难),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崇尚美德、约束自我,因进谏而遭贬黜)。
三、研读课文,分析手法
(一)分析比兴手法
1.提问:屈原“謇朝谇而夕替”具体有哪些原因?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总结回答。
明确:灵修浩荡,不察民心。众女诽谤,谓余善淫。时俗工巧,周容为度,但是屈原宁溘死流亡也不为此态,坚决不同流合污。
2.提问:前面我们在分析屈原遭逐被贬时提到一个重要原因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诼谓余以善淫”,“蛾眉”是什么意思?使用了什么手法?
要求:学生联系古代文化常识,举手回答。
明确:“蛾眉”即秀美的眉毛;屈原本是男子,但作品中以女子自称,用蛾眉喻指高尚德行,使用了比兴手法。
3.追问:什么是比兴手法?
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诗经》进行思考,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
明确:“比”就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4.提问:本诗还有哪些句子使用了类似的手法?从中找出几个例子并分析其寓意。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
明确: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本是神仙之意,这里指怀王。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凶猛的鸟,鹰、雕等,这里指不同流俗的诗人自己;“鸟”一般的鸟,这里指周围的群小奸臣。
(二)分析诗人形象
1.提问:说说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和自己的想象,说出自己的看法。
明确:独特的外部形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与架设专题模拟试卷及解析.pdf VIP
- 面向领域适配任务的样本重要性重加权迁移学习算法体系分析.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师DC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专题试卷及解析-判断题.pdf VIP
- 多源异构医学数据库融合下的知识图谱构建数据标准与接口协议研究.pdf VIP
- 分层式联邦学习框架在复杂图像分割任务中的结构优化与协议演化.pdf VIP
- 联邦分布式图学习在黑产风险识别系统中的模型构建方案.pdf VIP
- 面向短视频平台的多模态内容分析与语义理解算法深度研究.pdf VIP
- 战略协议合作框架协议(通用10).pptx VIP
- 2025年招标师投标保证金与履约保证金管理的廉政风险点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